CCNP学习笔记(5)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CCNP学习笔记(5)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一、IP地址的規劃 1.路由器 ①端口 ②路由協議的network聲明 ③控制列表 ④NAT ⑤DHCP ⑥路由過濾 ⑦靜態路由(默認路由) 2.交換機 ①管理IP ②vlan通信 ③三層交換 ④訪問控制列表 ⑤HSRP //添加從屬IP: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secondary //查看端口從屬IP信息:show ip int fa0/0 二、路由協議的再發布 1.準備工作 ①確認硬件是否需要升級 //更新協議硬件是否支持,性能是否夠用 ②確認IOS是否需要升級 ③對老的配置進行備份 ④定義邊界路由器:同時運行多種路由協議的路由器 ⑤定義“核心”和“邊緣”:把邊緣路由再發布到核心,把核心路由以“匯總方式”或“默認路由”發布到邊緣 ⑥定義發布方向 ⑦定義“種子度量”:需要做“再發布路由”的度量 //協議默認種子度量: a.向RIP/EIGRP環境發布的路由:無窮大 b.向OSPF環境發布的路由:20 (如果BGP向OSPF環境發布,路由的度量為1) c.向ISIS環境發布的路由:0 d.向BGP環境發布的路由:等于IGP的度量 2.路由再發布的具體配置 如果把路由協議A的路由再發布到路由協議B的環境,在邊界路由器上: (config)#router B [自治系統號/進程號] (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A 參數 ①向RIP環境再發布: (config)#router RIP (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EIGRP/OSPF/BGP 自治系統號/進程號 metric 度量 //度量值不要太大,因為RIP協議最大跳數為16,2或3即可 ②向OSPF環境再發布: (config)#router OSPF 進程號 (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EIGRP/RIP [自治系統號] [metric 度量] [subnets] //subnets:用于發布子網信息 ③向EIGRP環境再發布 (config)#router EIGRP 自治系統號 (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OSPF/RIP [進程號] metric 帶寬 延時 可靠性 負載 MTU //帶寬:實際物理帶寬(K) //延時:100(不可測量值) //可靠性:255(完全可靠) //負載:1 //MTU:1500 備注:也可用邊界路由器向兩邊發布指向自己的默認路由,但如果接入互聯網也要做默認路由,所以不建議使用 三、ISIS:Intermediate System-to-Intermediate System 1.ISIS屬于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2.ISIS區域 ①骨干區域:實現區域間通信 ②通過鏈路實現區域間連接 3.路由器角色 ①L1路由器(level):類似OSPF非骨干區域內部路由器 使用L1數據庫(拓撲表),實現區域內通信 ②L1/L2路由器:類似OSPF的ABR,使用L1數據庫實現區域內通信,使用L2數據可實現區域間通信 ③L2路由器:類似OSPF骨干路由器,使用L2數據庫實現區域間通信 4.NET網絡實體(地址) 格式:標識.區域ID.系統ID.選擇器 //標識:49為私有地址,其他需要申請 //區域ID:XXXX 例如0001 ,0002 4為數,用來區分區域 //系統ID:YYYY,YYYY,YYYY (隨意12個16進制值)一般可用mac地址 //選擇器:描述設備類型,例如router為00 5.ISIS路徑選擇 某路由器收到鏈路狀態信息后,比較區域ID ①鏈路狀態信息新的區域ID與本區域ID不同,路由器吧信息發向距離自己最近的L1/L2路由器(開銷小) ②鏈路狀態信息新的區域ID與本區域ID相同,路由器使用L1數據庫處理包 6.DIS:指定中間系統 在廣播網絡環境下,ISIS要選舉DIS ①選舉DIS目的:保證鏈路狀態信息的可靠更新(增加LSA發送量) ②DIS選舉所參考的參數 a 優先級:越大越好(范圍:0—127,默認64) b 系統ID:越大越好 7.ISIS的配置 ①規劃NET ②啟用ISIS (config)#router isis ③配置NET (config-router)#net NET地址 ④在端口上啟用ISIS (config-if)#ip router isis ⑤修改路由器角色 (config-router)#is-type {level-1|level-1-2|level-2-only} 四、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邊界網關協議 補充:路由協議 1.IGP(內部網關協議):RIP、EIGRP、OSPF、ISIS 2.EGP(外部網關協議):BGP 1.BGP的應用場合 ①自治系統之間通信 ②自治系統內部通信(不常用,對設備處理能力要求較高) 2.BGP不使用的場合 ①帶寬低 ②設備處理能力差 3.BGP的特性 ①使用TCP實現連接(TCP連接能否成功建立,取決于neighbor命令的配置) ②屬于“高級距離矢量路由協議” ③增量路由更新 ④豐富的路由衡量標準(路徑屬性豐富) ⑤使用keepalive消息校驗TCP連接 ⑥使用大型網絡環境 4.BGP的三張表 ①鄰居表(neighbor table) 存放鄰居信息 ②轉發表/轉發數據庫(forwarding table/database) 存放從鄰居處收到的所有路由信息 ③路由表(routing table) 存放到達目的網絡的最好路徑 //OSPF和三層交換機也有轉發表的概念,不過其轉發表等同于路由表,但BGP上的轉發表不同于路由表 5.BGP的消息類型 ①open:聲明路由器身份(包括router ID,等同于其他協議的HELLO包) ②keepalive:校驗TCP連接 ③update:路由更新 ④notification:檢測到錯誤后,發送該類包,之后關閉BGP連接 6.BGP鄰居(對等體)neighbor=peers 分類: ①內部BGP鄰居(IBGP):同一自治系統內的BGP鄰居 形成條件: a 不需要物理直連 b TCP連接成功建立 ②外部BGP鄰居(EBGP):不同自治系統的BGP鄰居 形成條件: a 物理直連 b TCP連接成功建立 7.BGP水平分割(為了防止環路) 基于鄰居的水平分割:路由器從某鄰居處收到路由后,不把該路由發送到其他鄰居 //備注:BGP的水平分割用于“IBGP鄰居之間” 提示:IBGP鄰居要彼此學到對方路由,需要“全互連” (不需要物理直連,只要TCP連接成功建立) BCDE需要“全互連”,否則基于水平分割,A到B的數據包,不會經由C/D/E傳給E,所以F就收不到A的路由 8.BGP的基本配置 (config)#router bgp 自治系統號 (config-router)#neighbor 鄰居IP remote-as 自治系統號1 //自治系統號:本臺路由器所在自治系統的自治系統號 //自治系統號1:鄰居路由器所在自治系統的自治系統號 AS與AS1相同,本router與鄰居router為IBGP AS與AS1不相同,本router與鄰居router為EBGP (config-router)#network 網絡號 //查看BGP路由信息:show ip bgp 總結:在同一自治系統內,配置BGP時,要先配置IGP協議。通過IGP學到鄰居IP對應的路由???? TCP連接才能成功建立???? BGP鄰居關系建立 9.BGP源地址問題 當兩臺路由器之間存在多條物理鏈路時,正常配置是:在路由器上配置多個neighbor,以實現多條物理鏈路均可正常使用。 但容易出現的問題:neighbor命令配置數量過多 解決:建議使用設備環回口作為鄰居IP 但問題是:使用換回口鄰居關系無法建立 原因:當路由器發送BGP包時,把出口地址作為包的源地址;當對方路由器收到BGP包時,比較包的源地址與自己配置命令neighbor后的IP是否是同一IP: ①相同:該包是鄰居發送的,正常處理 ②不同:該包不是鄰居發送的,丟棄包 BGP源地址問題解決:通告路由器發送包時,把包的源地址改成環回口IP,而不用出口IP (config-router)#neighbor 鄰居IP update-sourse 環回口<lo0> 2? 環回口被認為是路由器核心 自治系統間源地址問題: 當自治系統間的路由器存在多條鏈路時,使用環回口IP,作為neighbor后的IP 聲明環回口網段:(靜態路由) (config)#ip route 目的網IP 目的網掩碼 下一跳IP (config-router)#neighbor 鄰居IP ebgp-multihop 2 10.BGP的下一跳問題 路由器從EBGP鄰居處學習到路由后,在把該路由發給IBGP鄰居時,保留了路由的下一跳 解決辦法:通告路由器把路由發送給IBGP鄰居時,把路由的下一跳修改為自己的IP (config-router)#neighbor 鄰居IP next-hop-self 11.BGP同步問題 ①BGP的同步:某臺路由器通過BGP從IBGP鄰居處學到某路由,同時通過IGP也學到該路由,稱為“BGP”同步 ②BGP同步對路由更新的影響 a.BGP同步處于開啟狀態:如果某條路由具備“BGP同步”要求,路由器把該路由器發送給EBGP鄰居;否則路由器不把該路由發送給EBGP鄰居 b.BGP同步處于關閉狀態:只有路由器通過BGP從IBGP鄰居處學到路由,將把該路由發送給EBGP鄰居 BGP同步的配置: (config-router)#[no] synchronization BGP Example: 12.BGP狀態 ①idle(閑置狀態):路由器查看路由表,確認是否有到達鄰居的路由 ②connet(連接狀態):發現路由,并完成TCP三次握手 ③open sent(open消息發送狀態):發送open消息 ④open confirm(open確認狀態):對接收的open消息的確認 ⑤established:鄰居關系形成,開始交互路由信息 //查看BGP狀態:debug ip bgp events 13.復位鄰居關系 #clear ip bgp * //復位所有鄰居關系 #clear ip bgp 鄰居IP //復位指定鄰居關系 #clear ip bgp * soft out //保留鄰居關系,向所有鄰居重新發送路由 #clear ip bgp * soft in //把以前的路由應用“路由過濾策略”進行過濾,把結果重新放入路由表 14.BGP的匯總 ①自動匯總總是開啟的,但可以關閉(基于類的自動匯總) (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②支持手工匯總 (config-router)#aggregate-address 匯總IP 匯總掩碼 summary-only 15.BGP路徑屬性 衡量路徑好壞的標準 ①AS Path屬性:數據包到達目的地所經過的自治系統的集合(目的地所在自治系統也包括在內) 格式:(自治系統號1,自治系統號2……) 機制:AS Path集合長度越短,路徑越好 ②下一跳next-hop屬性 a直連網段的下一跳為0.0.0.0 b存在“BGP下一跳”問題 機制:下一跳為0.0.0.0的路由好于下一跳為其他地址的路由 例: *> 202.110.100.1??? 0.0.0.0?????????????? 優 *???????????????? 202.110.100.2?????????????? 劣 ③origin屬性(起源屬性) 路由通過什么方式獲得的 起源代碼: i:通過network聲明發布的路由 e:通過BGP再發布獲得 ?:通過IGP再發布獲得 機制:i優于e,e優于? ④.local preference屬性(本地優先屬性) a該屬性是一個數值 b該屬性越大越優先 c當本AS的有多個出口連接外部AS時,非出口路由器使用“本地優先屬性”決定把發到外部AS的包,優先發向哪個出口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struggle/102822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CCNP学习笔记(5)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为炒股每天只花3元 MM从贷款上学到掌控
- 下一篇: F#探险之旅(四):面向对象编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