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画面纵深感的几个小技巧
https://sanwen8.cn/p/2aaH7Tf.html
所謂縱深感,就是利用透視原理在畫面中表現出空間的深度,使畫面表現出深淵的感覺。
?
增強畫面縱深感,往往也能提升畫面的層次感、立體感,是構圖時我們應當著重考慮的問題,尤其是在拍攝風光時。
缺乏縱深感的風光照,讓人感到平淡而無趣
同樣是草原風光照,具備縱深感的畫面明顯更好
其實,要增強畫面的縱深感并不難,只需要一些簡單的小技巧就可以做到,看完本文您就能學會了。
?
那么,我們開始吧。
1
善用引導線
?
絕大部分涉及構圖的文中都離不開引導線,因為它十分常見,匯聚視線的效果十分出眾,應用起來也十分簡單。
?
利用引導線增強畫面縱深感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讓引導線以前景為起點貫穿整個畫面,引領觀眾視線從近處延伸至遠方的背景景物上。
?
以海岸線作為引導線,引導觀眾視線貫穿整個畫面
?
在構圖時需注意,盡量使引導線穿越畫面的更多部分,增強縱深感的效果更好。
?
引導線僅在畫面右下角分布,效果不明顯
?
采取近似對角構圖,很好地發揮了引導線效果
?
選擇有一定寬度的物體,如公路,作為引導線效果更佳,平角度或低角度拍攝,增強其透視效果,能進一步增強畫面的空間縱深感。
?
如下圖,站在公路**平拍,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使公路邊緣變成了兩條引導線,匯聚在遠方,有效將觀眾視線引向背景景物。
如果視線匯聚處缺乏有意思的景物,可嘗試放低拍攝角度,使公路占據更大的畫面比例,縱深感更強。
2
大小對比
?
在構圖類的文里都會提到,在畫面中加入前景,有助于提升畫面的趣味性和空間縱深感。
加入前景景物,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利用了近景和遠景的大小對比,讓人從心理上對畫面景物的距離感產生了更為直觀的認識。
?
如果畫面中具有多個同類的、具有明顯大小標尺效果的景物,將其從遠到近分布在前景、中景、后景,大小對比效果最為明顯。
下圖中的石頭從前景到中景、后景依次分布,大小對比顯著,使人對畫面景物的距離變化產生了相當直觀的感受,畫面縱深感極強。
下圖的中樹,起到的也是類似效果。
使用短焦距鏡頭,如標準鏡頭或廣角鏡,可以有效增強這種近大遠小的透視對比效果。
如下圖,使用廣角鏡拍長城,近處的墻垛變得特別大,與中景處的形成了鮮明對比,有效增強了空間縱深感。
?
3
清晰模糊對比
?
人們心理上的距離感,除了上一點提到的“近大遠小”,還有另一點,“近處比遠處更清楚”。
下圖,近景清晰的花簇,中景略微模糊的草地,背景模糊的森林,為畫面帶來了分明的層次感和顯著的空間縱深感。
通過控制景深,可以把本來空間縱深不大的畫面,利用這種清晰-模糊的對比,創造出大空間縱深的錯覺。
下圖的欄桿不僅利用了大小對比,還通過景深控制創造出了近處清晰,遠處依次模糊的視覺效果,縱深感很強。
清晰-模糊對比在霧景攝影中有著重要的應用。
?
在霧中,稍遠處距離的物體就會變得非常模糊,而這種清晰-模糊對比程度,在正常天氣下需要很大的空間距離才能實現。
事實上,這種出眾的縱深感與層次感,也是霧景最大的魅力之一。
總結
?
以上是三種創造、增強畫面空間縱深感的幾種方式。而在實際應用中,它們往往不是單獨應用,而是綜合發生作用的。
螺旋引導線+大小對比
大小對比+清晰模糊對比
引導線+大小對比+清晰模糊對比
以上就是今天要介紹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jukan/p/6951205.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增强画面纵深感的几个小技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