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Linux命令之文件管理
ls命令 – 顯示指定工作目錄下的內容及屬性信息
ls 命令是Linux下最常用的指令之一。ls命令為英文單詞 list 的縮寫,正如英文單詞 list 的意思,其功能是列出指定目錄下的內容及其相關屬性信息。
默認狀態下,ls命令會列出當前目錄的內容。而帶上參數后,我們可以用ls做更多的事情。作為最基礎同時又是使用頻率很高的命令,我們很有必要搞清楚ls命令的用法,那么接下來一起看看吧!
語法格式: ls [選項] [文件]
| -a | 顯示所有文件及目錄 (包括以“.”開頭的隱藏文件) |
| -l | 使用長格式列出文件及目錄信息 |
| -r | 將文件以相反次序顯示(默認依英文字母次序) |
| -t | 根據最后的修改時間排序 |
| -A | 同 -a ,但不列出 “.” (當前目錄) 及 “…” (父目錄) |
| -S | 根據文件大小排序 |
| -R | 遞歸列出所有子目錄 |
參考實例
列出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root@wanyuan ~]# ls -a列出文件的詳細信息:
[root@wanyuan ~]# ls -l列出根目錄(/)下的所有目錄:
[root@wanyuan ~]# ls /列出當前工作目錄下所有名稱是 “s” 開頭的文件 :
[root@wanyuan ~]# ls -ltr s*列出 /bin 目錄下的所有目錄及文件的詳細信息 :
[root@wanyuan ~]# ls -lR /bin列出當前工作目錄下所有文件及目錄并以文件的大小進行排序 :
[root@wanyuan ~]# ls -ASmkdir命令 – 創建目錄
mkdir命令是“make directories”的縮寫,用來創建目錄。
注意:默認狀態下,如果要創建的目錄已經存在,則提示已存在,而不會繼續創建目錄。 所以在創建目錄時,應保證新建的目錄與它所在目錄下的文件沒有重名。 mkdir命令還可以同時創建多個目錄,是不是很強大呢?
語法格式 : mkdir [參數] [目錄]
| -p | 遞歸創建多級目錄 |
| -m | 建立目錄的同時設置目錄的權限 |
| -z | 設置安全上下文 |
| -v | 顯示目錄的創建過程 |
參考實例
在工作目錄下,建立一個名為 dir 的子目錄:
[root@wanyuan ~]# mkdir dir在目錄/usr/wanyuan下建立子目錄dir,并且設置文件屬主有讀、寫和執行權限,其他人無權訪問
[root@wanyuan ~]# mkdir -m 700 /usr/wanyuan/dir同時創建子目錄dir1,dir2,dir3:
[root@wanyuan ~]# mkdir dir1 dir2 dir3遞歸創建目錄:
[root@wanyuan ~]# mkdir -p wanyuan/dircp命令 – 復制文件或目錄
cp命令可以理解為英文單詞copy的縮寫,其功能為復制文件或目錄。
cp命令可以將多個文件復制到一個具體的文件名或一個已經存在的目錄下,也可以同時復制多個文件到一個指定的目錄中。
語法格式:cp [參數] [文件]
| -f | 若目標文件已存在,則會直接覆蓋原文件 |
| -i | 若目標文件已存在,則會詢問是否覆蓋 |
| -p | 保留源文件或目錄的所有屬性 |
| -r | 遞歸復制文件和目錄 |
| -d | 當復制符號連接時,把目標文件或目錄也建立為符號連接,并指向與源文件或目錄連接的原始文件或目錄 |
| -l | 對源文件建立硬連接,而非復制文件 |
| -s | 對源文件建立符號連接,而非復制文件 |
| -b | 覆蓋已存在的文件目標前將目標文件備份 |
| -v | 詳細顯示cp命令執行的操作過程 |
| -a | 等價于“dpr”選項 |
參考實例
復制目錄:
[root@wanyuan ~]# cp -R dir1 dir2/將文件test1改名為test2:
[root@wanyuan ~]# cp -f test1 test2復制多個文件:
[root@wanyuan ~]# cp -r file1 file2 file3 dir交互式地將目錄 /usr/wanyuan 中的所有.c文件復制到目錄 dir 中:
[root@wanyuan ~]# cp -r /usr/wanyuan/*.c dirmv命令 – 移動或改名文件
mv命令是“move”單詞的縮寫,其功能大致和英文含義一樣,可以移動文件或對其改名。
這是一個使用頻率超高的文件管理命令,我們需要特別留意它與復制的區別:mv與cp的結果不同。mv命令好像文件“搬家”,文件名稱發生改變,但個數并未增加。而cp命令是對文件進行復制操作,文件個數是有增加的。
語法格式:mv [參數]
| -i | 若存在同名文件,則向用戶詢問是否覆蓋 |
| -f | 覆蓋已有文件時,不進行任何提示 |
| -b | 當文件存在時,覆蓋前為其創建一個備份 |
| -u | 當源文件比目標文件新,或者目標文件不存在時,才執行移動此操作 |
參考實例
將文件file_1重命名為file_2:
[root@wanyuan ~]# mv file_1 file_2將文件file移動到目錄dir中 :
[root@wanyuan ~]# mv file /dir將目錄dir1移動目錄dir2中(前提是目錄dir2已存在,若不存在則改名):
[root@wanyuan ~]# mv /dir1 /dir2將目錄dir1下的文件移動到當前目錄下:
[root@wanyuan ~]# mv /dir1/* .pwd命令 – 顯示當前路徑
pwd命令是“print working directory”中每個單詞的首字母縮寫,其功能正如所示單詞一樣,為打印工作目錄,即顯示當前工作目錄的絕對路徑。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會在不同目錄之間進行切換,為了防止“迷路”,我們可以使用pwd命令快速查看當前我們所在的目錄路徑。
語法格式: pwd [參數]
| -L | 顯示邏輯路徑 |
參考實例
查看當前工作目錄路徑:
[root@wanyuan ~]# pwd /home/wanyuan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系统】Linux命令之文件管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面试题】Spring,SpringMV
- 下一篇: 【面试题】Spring框架中Bean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