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期待,感受现在
??? 期望與要求可分為明說和暗示兩種方式。暗示的方式應用十分廣泛,主要原因有二:一、你希望伴侶滿足你的需求,但又不想表現出軟弱且需求不滿的樣子;二、你幻想你的理想情人會讀心術,能夠知道你的每個想法。
?????
??? 如果不想明說,那么,在伴侶沒有滿足你的時候,你就必須十分依賴肢體語言來表達你的不悅。不說話再加上有點難看的臉色,通常就能達到暗示的效果,但如果你的伴侶是屬于神經大條型的,你可能就要用更明顯的方式才能得到效果了。假設你新認識的情人星期五晚上沒打電話來,你一定不希望這種不體貼的行為再次發生,因為那會讓你覺得?己不夠特別,但是你又不能直說希望對方每天都打電話給你。而且,如果對方是一個真正溫柔體貼又全心愛你的情人,你不用開口,對方也應該知道該做些什么呀!于是呢,當新情人終于打電話來的時候,你還是保持著禮貌的態度,也有問有答,但語調卻是冷冰冰的。一個理想的準情人應該馬上就會明白你的意思,但如果對方遲鈍到一再問你發生什么事的話,你可能就必須簡單地回答一句:“如果你昨晚就打電話來告訴我你的周末計劃,我會很感謝你,因為這樣我也可以為自己做點計劃?!弊⒁庹Z氣中必須夾雜著適當比例的受傷和冷漠。在親密關系剛開始的時候,?招通常可以讓你的情人不停地道歉,而且發誓絕不再犯,甚至愿意寫血書來證明!
??????
???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你是不喜歡說出口的那類,卻被迫要明講出來,你很可能會開始懷疑你的準情人可能是個瑕疵品。但先別放棄塑造對方的念頭,很多人都具有相當高的可塑性,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他們絕對可以轉變成你所需要的理想情人。
??
????如果你是有話直說的人,那么表達需求的最佳方式,就是使用命令句。如果能讓它聽起來像是理所當然的親密關系的公約,而不是你小時候沒有得到滿足的需要,那就更棒了。除了命令句以外,還有一種廣受喜好的明說方式,就是自古以來屢試不爽的名句:“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就會——(空白處請填上你的“每日一需”)。有時候撒撒嬌或抱怨一下可以有強調的效果。在伴侶正為了滿足你而精神衰弱的時候,你卻有很充分的時間可以去想下一次該要求些什么。真正有經驗的“浪漫情人”不用思考就知道什么時候該明說,什么時候用暗示。如果你還沒有這么專業,那就繼續努力吧!要記住這些舉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對方證明他們“愛”你和你“愛”他們一樣多。
??
????現在說正經的,很多人認為需要某人就等于愛他,因此為“愛”所苦,這就是問題所在。像過去的我一樣?他們呆坐在電話旁,等著“那個人”打來電話,讓他們心情變好,結果得不到他們所期盼的關懷,心情因而跌到谷底。搖滾樂隊Meatloaf唱出了戀愛的真理:“我要你,我需要你,但我卻絕不會愛你……”期望就是通往地獄之路,因為期望會把接受和讓人自由等充滿愛意的感覺擋在門外。如果我不能接受別人現在的樣子,或不讓他們自由地走自己的路,那么我就不是真的愛他們。我只是想從他們身上得到滿足,與他們建立親密關系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愛,而是為了滿足我小小的自私需求。
??
????當我的婚姻中出現緊張情勢,或我不想和妻子親近時,我有很多選擇:我可以試著分析哪里“出了錯”;我可以為她做點什么事;我可以把自己關進蛹里直到事情好轉;我可以和她吵架;我可以故作輕松地吹著口哨,完全否認問題的存在?;蛘?#xff0c;我也可以捫心自問:“在潛意識里,我對伴侶有什么要求?”讓人驚訝的是,不開心的原因,往往是沉睡多年的需求。在以下的例子中,我和妻子親近的程度,足以喚醒我心中沉睡的需求,原因容后說明。蘇醒了的需求朝目標伸出貪婪的魔掌。我希望她證明她愛我,我需要她安撫我的不安全感與無力感。
??
????這些渴望在我認識妻子之前就已存在,且由來已久。所以,我早已像慢性病患者一樣?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好讓自己不會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然后我結婚了,這仿佛是發出了一個信號,讓沉睡多年的需求全員出動,對我妻子展開攻勢。不過有一部分的我,對自己的貪求很反感,所以沒有讓這些需求完全暴露出來。我曾是(其實現在還是)使用暗示的權威,我喜歡用微妙的肢體語言、語調和含蓄的暗示來表達我的需要。不幸的是,我的妻子并不會讀心術,事實上她也不可能滿足我情緒上的需索無度。她沒有滿足我,讓我很失望。其實滿足我并不是她的責任,但那時我們都不知道!直到我審視自己的內心后才明白,如果我感到失望、憤恨,一定是因為我對妻子有所期望,而在她做到之前,我無法快樂起來。在這樣的親密關系互動中,最悲哀的是,在“小小的我”得到滿足之前,我們不愿意去愛我們的伴侶。緊抱著需求不肯放手,又不讓自己去愛,就這樣,我們把自己推向親密關系的地獄。
??
????不論是用明說或暗示的方式來提出要求,我們都必須明白一件事:我們真正需要的,沒有人能給,也沒有人能讓我們快樂7。在以上的例子中,我也許會以為,只要我妻子對我伸出手、擁抱我,或是向我保證她愛我,那么我就會覺得被愛且得到安撫,不會再感到無助。然而,經驗卻告訴我,事實上是我的期望讓我不能?到安撫。如我之前所說,期望的目的是要讓需求得到滿足,但在這同時,必然會發生兩件事:其一,我們感到內心缺乏愛(如果我們需要某樣東西,一定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其二,如果沒有某個人——例如父母——來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世界沒有足夠的愛。希望從妻子身上得到愛,只會讓我從前的想法變得更牢不可破:沒有人愛我,世界沒有愛,世界上的人也都沒有愛。
??
????因此,重新感受多年前的挫折失望,便成了我難以逃避的宿命。我們要求別人來愛我們,那就是否認我們自己心中有足夠的愛。覺得不被愛,必定會讓我們產生一些缺乏?的信念,如我們不值得被愛,或我們并不可愛……于是,即使伴侶向我們保證我們是可愛的,我們內心卻有一個更強大的聲音說我們并不可愛。如此一來,不管伴侶提出多少證據來證明我們值得被愛,都是不夠的。就好像耳塞能阻斷聲音一樣,期望也會阻斷內心的愛。不管我們多努力地運用暗示或明說的期望,試著讓伴侶“變得更好”,都是徒勞無功的,因為我們行為背后的需求,絕不會讓我們感覺到自己內心的愛。如果我們執著于期望和要求,那么,就像騎士尋覓圣杯一樣,我們尋覓真愛的任務注定要失敗。騎士找不到圣杯,因為它的所在,正是騎士們認為最不可能的地方,那就是他們的心中。
?????
??? 如果不想明說,那么,在伴侶沒有滿足你的時候,你就必須十分依賴肢體語言來表達你的不悅。不說話再加上有點難看的臉色,通常就能達到暗示的效果,但如果你的伴侶是屬于神經大條型的,你可能就要用更明顯的方式才能得到效果了。假設你新認識的情人星期五晚上沒打電話來,你一定不希望這種不體貼的行為再次發生,因為那會讓你覺得?己不夠特別,但是你又不能直說希望對方每天都打電話給你。而且,如果對方是一個真正溫柔體貼又全心愛你的情人,你不用開口,對方也應該知道該做些什么呀!于是呢,當新情人終于打電話來的時候,你還是保持著禮貌的態度,也有問有答,但語調卻是冷冰冰的。一個理想的準情人應該馬上就會明白你的意思,但如果對方遲鈍到一再問你發生什么事的話,你可能就必須簡單地回答一句:“如果你昨晚就打電話來告訴我你的周末計劃,我會很感謝你,因為這樣我也可以為自己做點計劃?!弊⒁庹Z氣中必須夾雜著適當比例的受傷和冷漠。在親密關系剛開始的時候,?招通常可以讓你的情人不停地道歉,而且發誓絕不再犯,甚至愿意寫血書來證明!
??????
???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你是不喜歡說出口的那類,卻被迫要明講出來,你很可能會開始懷疑你的準情人可能是個瑕疵品。但先別放棄塑造對方的念頭,很多人都具有相當高的可塑性,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他們絕對可以轉變成你所需要的理想情人。
??
????如果你是有話直說的人,那么表達需求的最佳方式,就是使用命令句。如果能讓它聽起來像是理所當然的親密關系的公約,而不是你小時候沒有得到滿足的需要,那就更棒了。除了命令句以外,還有一種廣受喜好的明說方式,就是自古以來屢試不爽的名句:“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就會——(空白處請填上你的“每日一需”)。有時候撒撒嬌或抱怨一下可以有強調的效果。在伴侶正為了滿足你而精神衰弱的時候,你卻有很充分的時間可以去想下一次該要求些什么。真正有經驗的“浪漫情人”不用思考就知道什么時候該明說,什么時候用暗示。如果你還沒有這么專業,那就繼續努力吧!要記住這些舉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對方證明他們“愛”你和你“愛”他們一樣多。
??
????現在說正經的,很多人認為需要某人就等于愛他,因此為“愛”所苦,這就是問題所在。像過去的我一樣?他們呆坐在電話旁,等著“那個人”打來電話,讓他們心情變好,結果得不到他們所期盼的關懷,心情因而跌到谷底。搖滾樂隊Meatloaf唱出了戀愛的真理:“我要你,我需要你,但我卻絕不會愛你……”期望就是通往地獄之路,因為期望會把接受和讓人自由等充滿愛意的感覺擋在門外。如果我不能接受別人現在的樣子,或不讓他們自由地走自己的路,那么我就不是真的愛他們。我只是想從他們身上得到滿足,與他們建立親密關系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愛,而是為了滿足我小小的自私需求。
??
????當我的婚姻中出現緊張情勢,或我不想和妻子親近時,我有很多選擇:我可以試著分析哪里“出了錯”;我可以為她做點什么事;我可以把自己關進蛹里直到事情好轉;我可以和她吵架;我可以故作輕松地吹著口哨,完全否認問題的存在?;蛘?#xff0c;我也可以捫心自問:“在潛意識里,我對伴侶有什么要求?”讓人驚訝的是,不開心的原因,往往是沉睡多年的需求。在以下的例子中,我和妻子親近的程度,足以喚醒我心中沉睡的需求,原因容后說明。蘇醒了的需求朝目標伸出貪婪的魔掌。我希望她證明她愛我,我需要她安撫我的不安全感與無力感。
??
????這些渴望在我認識妻子之前就已存在,且由來已久。所以,我早已像慢性病患者一樣?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好讓自己不會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然后我結婚了,這仿佛是發出了一個信號,讓沉睡多年的需求全員出動,對我妻子展開攻勢。不過有一部分的我,對自己的貪求很反感,所以沒有讓這些需求完全暴露出來。我曾是(其實現在還是)使用暗示的權威,我喜歡用微妙的肢體語言、語調和含蓄的暗示來表達我的需要。不幸的是,我的妻子并不會讀心術,事實上她也不可能滿足我情緒上的需索無度。她沒有滿足我,讓我很失望。其實滿足我并不是她的責任,但那時我們都不知道!直到我審視自己的內心后才明白,如果我感到失望、憤恨,一定是因為我對妻子有所期望,而在她做到之前,我無法快樂起來。在這樣的親密關系互動中,最悲哀的是,在“小小的我”得到滿足之前,我們不愿意去愛我們的伴侶。緊抱著需求不肯放手,又不讓自己去愛,就這樣,我們把自己推向親密關系的地獄。
??
????不論是用明說或暗示的方式來提出要求,我們都必須明白一件事:我們真正需要的,沒有人能給,也沒有人能讓我們快樂7。在以上的例子中,我也許會以為,只要我妻子對我伸出手、擁抱我,或是向我保證她愛我,那么我就會覺得被愛且得到安撫,不會再感到無助。然而,經驗卻告訴我,事實上是我的期望讓我不能?到安撫。如我之前所說,期望的目的是要讓需求得到滿足,但在這同時,必然會發生兩件事:其一,我們感到內心缺乏愛(如果我們需要某樣東西,一定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其二,如果沒有某個人——例如父母——來滿足我們的需求,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世界沒有足夠的愛。希望從妻子身上得到愛,只會讓我從前的想法變得更牢不可破:沒有人愛我,世界沒有愛,世界上的人也都沒有愛。
??
????因此,重新感受多年前的挫折失望,便成了我難以逃避的宿命。我們要求別人來愛我們,那就是否認我們自己心中有足夠的愛。覺得不被愛,必定會讓我們產生一些缺乏?的信念,如我們不值得被愛,或我們并不可愛……于是,即使伴侶向我們保證我們是可愛的,我們內心卻有一個更強大的聲音說我們并不可愛。如此一來,不管伴侶提出多少證據來證明我們值得被愛,都是不夠的。就好像耳塞能阻斷聲音一樣,期望也會阻斷內心的愛。不管我們多努力地運用暗示或明說的期望,試著讓伴侶“變得更好”,都是徒勞無功的,因為我們行為背后的需求,絕不會讓我們感覺到自己內心的愛。如果我們執著于期望和要求,那么,就像騎士尋覓圣杯一樣,我們尋覓真愛的任務注定要失敗。騎士找不到圣杯,因為它的所在,正是騎士們認為最不可能的地方,那就是他們的心中。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ishizhecn/956553
總結
- 上一篇: 用户体验思考之UI面试
- 下一篇: 为什么程序员不擅长估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