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客户机的前世今生
最初,人們排隊等待將自己的程序錄入機器,然后執行,機房門前排起來了長隊,直到終端出現!
終端的物理形式很多種,常見的終端可以通過一條線欖接入主機;邏輯上,此時多處理機制大規模應用,在串行處理器上,通過分時機制模擬出了一個并行處理的假象,如此一來,多個終端前的用戶就可以同時工作。
隨著計算需求的增加和多樣化,計算機接受輸入和給出的輸出更加豐富了,鼠標的出現,顯示技術的發展,催生了X體系結構,即X Window。一臺機器不進行實際計算,它只是接受用戶的輸入,然后把數據傳給遠端主機,主機進行計算后,把結果傳回,顯示在圖形終端上。到此為止,所有關于瘦客戶機的思想前提已經準備就緒,此時是20世紀80年代,然而此時出現了另一條路,即PC機路線。
? ? ? ?PC路線實際上是一條逃離路線,即從大型主機的束縛中徹底解放的路線,那一代的***們非常希望每一個都可以擁有一臺主機,他們實質上體現的是60,70年代美國嬉皮士式的反叛,反權威精神,于是個人電腦就在他們當中誕生。個人電腦帶來的是軟件的極大豐富,以及硬件的精細化,后者比如中央處理器,也就是CPU。
? ? ? 你要想到的是,當數據資源以及處理資源特別稀缺的時候,擁有個人機是一種反叛,反之,如果這些資源非常開放且廉價的時候,比如數據中心-主要是其中的數據,變得不再神秘,網絡資源不再被壟斷,此時,擁有個人機反而成了一種累贅。 我們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說明,上個世紀60年代,即普遍80后的父輩們饑荒的年代,他們的價值觀就是有吃的,吃得好,吃得胖就是福,反之到了現在,80后的已經過而立之年,還是那樣嗎?因為在那個年代,食物是一種稀缺資源,如果有人能囤積食物,那就是本事,有人開倉放糧,那就是英雄,現在食物已經不再稀缺了,反之,人們普遍減肥,甚至不再吃下過量的導致三高的過于營養的食物,這就說明在食物極大豐富的今年,人們正在追求“瘦”!
? ? ? ?當網速足夠快,當云足夠強大,安全,廉價,你還會花錢購買硬盤嗎?正如今天很少有人購買CD/DVD了一樣,當然收藏愛好者除外。今天,在計算機領域,人們也在追求瘦。本人去年過年心血來潮買了一臺iMac,超級重,個子又大,但是買回來以后到現在沒開過幾次機,不管是京東,淘寶購物,繳費,統統手機或者iPad搞定,看電影的話用的是電視,我真的不知道那臺電腦還有什么用,好吧,也許你會說它可以處理Office,...可是我今年還想買一臺微軟的平板,不是號稱可以處理Office嗎?你也許會說手機的鍵盤沒有iMac的好用,可是我還真試過用那個iMac的鍵盤在iPad上打字...除非,除非你要求我在手機和iMac上用openssl speed命令測一下它們分別的加密解密速度...我認輸!
? ? ? 于是,一切又從上世紀的后終端時代重新開始,只是終端換了個名字,叫瘦客戶機。PC時代源自于一種反叛,催生了軟件革命和互聯網革命,軟件革命豐富了終端的應用,在古老的終端時代,你只能對著終端進行輸入,然后看結果,如今,經過PC時代的洗禮之后,你可以對著終端進行購物,聊天,游戲,看電影...當然你依然可以像那個古老的年代一樣,輸入一個命令,在黑色的屏幕上等待輸出,如果在地鐵上用越獄的iPhone做一下這件事,一定超級酷!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dog250/1346395
總結
- 上一篇: Z.XML第二次迭代分数分配
- 下一篇: windows server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