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基础知识
藍牙基礎知識:
1、頻段:2.4~2.485GHz;
2、最大輸出功率: 最大功率容量 射程范圍
(mW) (dBm) (m)
1類 100mW 20 ? ? ? ?~100
2類 2.5mW 4 ?~10 <——多數藍牙應用是電池供電的2類設備
3類 1mW ? 0 ? ? ~1
對比:移動電話功率——>UMTS和W-CDMA輸出為250mW,GSM1800/1900為1000mW,GSM850/900為2000mW。
3、跳頻技術 (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 FHSS):
1)數據分包,79個藍牙頻道傳輸數據包,每個頻道帶寬 1MHz;
2)藍牙4.0使用2MHz間距,可容納40個頻道;
3)第一頻道2402MHz,1MHz一個頻道,至2480MHz;
4)每秒跳頻1600次;
補充:
從時域上看,跳頻信號是一個多頻率的頻移鍵控信號;
從頻域上看,跳頻信號的頻譜是一個在很寬頻帶上以不等間隔隨機跳變的;
與定頻通信相比,跳頻通信比較隱蔽難以被截獲;只要對方不清楚跳變的規律,
就很難獲取;抗干擾能力好;
4、調制方式:
1)高斯頻移鍵控(Gaussian frequency-shift keying,簡稱GFSK)——>基礎速率(Basic Rate,簡稱BR)運行,瞬時速率可達1Mbit/s。;
2)藍牙2.0+ERD【增強數據率(Enhanced Data Rate,簡稱EDR)】——> π/4-DQPSK和 8DPSK 調制,分別可達2 和 3Mbit/s;
3)在藍牙技術中,兩種模式(BR/EDR)的結合統稱為"BR/EDR射頻"
5、數據吞吐量
版本 數據率 最大應用吞吐量
1.2 1Mbit/s >80 kbit/s
2.0+EDR 3 Mbit/s >80 kbit/s
3.0+HS ? 24 Mbit/s
4.0 ? 24 Mbit/s
6、藍牙(IEEE 802.15.1)和Wi-Fi(IEEE 802.11)
相似應用:設置網絡、打印、或傳輸文件
Wi-Fi ——> 替代工作場所一般局域網接入中使用的高速線纜;也稱無線局域網(WLAN)
藍牙 ——>用于便攜式設備;也稱無線個人域網(WPAN);
7、藍牙4.0版本(稱為Bluetooth Smart)
包括經典藍牙、高速藍牙和藍牙低功耗協議;高速藍牙基于Wi-Fi,經典藍牙則包括舊有藍牙協議;
藍牙低功耗——>面向功耗需求極低,用紐扣電池供電的應用。早期的Wibree和藍牙ULP(超低功耗)的名稱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后來用于一時的BLE。
8、藍牙協議棧
藍牙被定義為協議層架構,包括核心協議、電纜替代協議、電話傳送控制協議、選用協議。
所有藍牙堆棧的強制性協議包括:LMP、L2CAP和SDP。
此外,與藍牙通信的設備基本普遍都能使用HCI和 RFCOMM這些協議。
LMP——>鏈路管理協議
L2CAP——>邏輯鏈路控制與適配協議
SDP——>服務發現協議
RFCOMM——>射頻通信
BNEP——>網絡封裝協議
AVCTP——>音頻/視頻控制傳輸協議
AVDTP——>音視頻分發傳輸協議
TCS——>電話控制協議
9、問:藍牙4.0協議和BLE是什么??
答:藍牙4.0協議是2010年6月由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發布的最新標準,它有2種模式:
BLE(Bluetooth low energy)只能與4.0協議設備通信,適應節能且僅收發少量數據的設備(如家用電子);
BR/EDR(Basic?Rate?/?Enhanced?Data?Rate),向下兼容(能與3.0/2.1/2.0通信),適應收發數據較多的設備(如耳機)。
10、主節點和從節點通信的過程:
發現過程——從節點發廣告(設備地址和名稱),主節點收到后向其發送掃描請求,從節點回應掃描即發現;
建立連接——主節點向從節點發連接請求(連接間隙、從節點待機次數,連接超時值等)從節點回應即建立;
配對——主或從節點向另一方索要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loves6036/p/4937345.html
總結
- 上一篇: Eclipse Removing obs
- 下一篇: 冒泡排序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