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第五次课) 4.5/4.6 磁盘格式化 4.7/4.8 磁盘挂载 4.9 手动增加swap空间
三周第五次課
4.5/4.6 磁盤格式化
4.7/4.8 磁盤掛載
4.9 手動增加swap空間
4.5/4.6 磁盤格式化
cat /etc/filesystems 查看文件格式
(win系統(tǒng)的格式一般是NTFS) xfs格式 contos7默認的系統(tǒng)格式(也可以格式化成ext 4 3 2 格式)下圖是 系統(tǒng)支持的文件格式mount 查看文件分區(qū)系統(tǒng)是什么格式
(/dev/sda 磁盤) (/ 和 /boot 都是xfs格式 centos6和6之前使用的系統(tǒng)格式是分別是 centos6 ext4格式 centos5 ext3格式 再往前 分別是ext2 ext )4 3 2 分別是ext的版本號fdisk -l 顯示信息詳解(查看)
(格式化分區(qū)之前,首先要創(chuàng)建一個分區(qū) # )
# mke2fs 格式化磁盤
#mks.xfs /dev/sdb1 這個命令可以格式化成xfs格式
#mke2fs 不支持格式化成xfs
(命令 -t 指定格式化什么系統(tǒng) 例如 # mke2fs -t ext4 )
(-b 指定 塊 大小 例如 # mke2fs -b 2048 /dev/sdb1 原本是4096)
(-m 指定分區(qū)預(yù)留的大小 例如 # mke2fs -m 1 /dev/sdb1 默認預(yù)留空間是5% 可以是1 ,0.1)這么做的目的是可以使磁盤最大化使用
(-i 指定多少個字節(jié)對應(yīng)一個inode # mke2fs -i 8192)默認的是4個塊對應(yīng)一個ionde
# mks.xfs -f /dev/sdb1 格式化磁盤并指定文件系統(tǒng)格式為xfs
mkfs.ext4 = # mke2fs -t ext4 兩個命令都可以格式化磁盤
格式化完系統(tǒng)文件后
mount之后是看不到/dev/sdb1的 因為你還沒有把文件系統(tǒng)掛載到任何掛載點上
(mount命令是為了掛載文件系統(tǒng)的,也可以查看文件系統(tǒng)及掛載點)
塊的定義 - b 可以指定塊的大小
用# ls -lh 和# du -sb 查看文件 文件為原來大小
# blkid /dev/sdb1 查看還沒有掛載的分區(qū)也可以查看文件系統(tǒng)格式
二. 磁盤掛載
mount
# mount /dev/sdb /mnt/ 把文件系統(tǒng)/dev/sdb添加到mnt掛載點上(/dev/sdb 也可以換成磁盤的uuid)umount /dev/sdb 刪除掛載點
(如果用戶在掛載點目錄里面則用#umount 沒辦法生效,首先用#cd退出當(dāng)前目錄然后再運行#umount 命令)umount -l /mut/ 刪除掛載點 (即使在mut目錄下依然可以刪除)
# mount -o 默認掛載選項 默認是 defaultsrw 可讀可寫suid 允許分區(qū)里面的文件設(shè)置suid權(quán)限 反義nosuiddev 跟設(shè)備有關(guān) 反義 nodevexec 是否可執(zhí)行 反義noexecauto 自動掛載 反義noautonouser 是否允許普通用戶掛載async 內(nèi)存里的數(shù)據(jù)和磁盤不會同步 反義sync1.defaultsblkid 可以查看磁盤uuid
小知識 :手動增加swap空間
dd if=/dev/zero of=/tmp/newdisk bs=1M count=100 給系統(tǒng)模擬增加一個100M的分區(qū)
dd 是用來操作磁盤的 可以寫 可以讀if 指定從哪里開始讀of 指定將這些0寫到哪里去bs 指點塊的大小# mkswap -f /tmp/newudisk 格式化swap分區(qū)# free -f 查看swap空間大小# swapon /tmp/newdisk 把新建的空間加載到原有的swap上去# chmod 0600 /tmp/newdisk 更改文件權(quán)限swapoff /tmp/newdisk 卸載增加的sap空間
轉(zhuǎn)載于:https://blog.51cto.com/13650048/2096194
總結(jié)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三周第五次课) 4.5/4.6 磁盘格式化 4.7/4.8 磁盘挂载 4.9 手动增加swap空间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线程池的使用
- 下一篇: 在 Swift 中调用 OC 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