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董”——激怒式Marketing,Market人底线何在?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兰董”——激怒式Marketing,Market人底线何在?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蘭董”,一個號稱身價億萬的70后富婆,在網上發布了一個的視頻,大罵80后和90后,言語極盡侮辱鄙視之詞?!疤m董”竭盡所能的顯示自己的富有,并用極其挑釁和輕蔑的言語和肢體動作去輔助她想表達的核心思想——“蘭董”火了,在80后、90后甚至一些70后的謾罵聲中名聲大振。<?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
“蘭董”似乎意猶未盡,一個視頻不夠,繼而接二連三的推出了一系列視頻,一定要把網友對于自己的憤怒激發到極點,只到“忍無可忍”為止。此舉意義何在?——一個網站為了推廣自身,增加流量而作的跳梁小丑之舉而已。 “蘭董”的所有視頻和照片都十分醒目的打著“woyo.com”這個網站名字(其中大部分還是水印,轉載的時候也無法去掉)。到后來推出的視頻更是鮮明的打上了“蘭董”在woyo的空間地址,相信大部分網絡都會在看到這個網址的第一時間想去看看這個“蘭董”的個人空間究竟是什么樣子。 Sonia覺得悲哀,一個網站,為了知名度,為了流量,已經無恥可悲到這樣的地步了么?——這叫什么?非常規Marketing?名人效應?還是所謂的“事件Marketing”?——Sonia以為,如果一定給這種推廣行為起一個名字的話,Sonia叫它“激怒式Marketing”。 悲哀之余,先說說Sonia對于整個推廣策劃的全過程的猜想: 推廣主體:woyo.com(一個范SNS類網站) 推廣目的:盡可能多的流量,以及大流量帶來的一定比例的用戶群體。 推廣手段:制造一個話題人物,以人物為核心引起網友的關注,再置入網站信息,繼而提升網站知名度——只不過,不是正面人物,而是一個更能引起人們關注的負面人物(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Sonia佩服事件策劃者的高明,高明之處在于懂得“借勢”——恰逢一個“90后”女孩大罵“80后和70后”的視頻大火,于是策劃者趁熱打鐵,推出一個“70后大罵80后和90后”,罵的更加淋漓盡致,更加無所顧忌。 第一步:打造一個讓所有人口誅筆伐的人物,其自身特性和言語行動足以讓所有人唾棄而最終引發大面積的關注。(也許是JLF給了woyo靈感——罵的人越多,關注的人也就越多——關注就意味著流量,流量就意味著錢) 第二步:制作大量的視頻發布到土豆、六間房等視頻網站;制作大量的圖文貼,發布到各大BBS社區——完成最原始的信息擴散:視頻的制作水平是相當高的,看的出來是經過精心策劃設計的。但是各大論壇的散步卻很失敗,90%的原始信息散布貼ID都是分數少的可憐的“馬甲”。 第三步(也是Sonia認為最高明的一步):弄假成真!事件的策劃者高明之處就在于他太知道會有人質疑,也太知道一旦輿論的方向偏重于質疑,那么這個策劃就失敗了。于是事件的策劃者自說自話的給了這個話題“證言”——先是有“好事者”將他們處心積慮設計好的所有“道具”一一指出:全都是世界名牌,每一個都價值不菲(Sonia覺得是艷照門給了策劃者靈感)。再是有人發帖說親眼看到“蘭董”出席名流拍賣酒會——于是讓所有人都不再質疑“蘭董”是不是真的有錢,只會讓人謾罵“蘭董”是個神經病,從而更加憤怒。?
第四步:“蘭董”的“粉絲”登場,正反PK不斷制造聲音。從人的良知道德上來說,“蘭董”是應該沒有支持者的,可恰恰相反的是,“蘭董”的粉絲隨處可見,而且全都跟“蘭董”一樣,出口成“臟”,言語挑釁。于是網友們更加出離憤怒,更加恨“蘭董”,“蘭董”也更加出名。——這一招估計是跟超級女聲的網絡炒作學的。 第五步:(這一步Sonia覺得不是策劃者策劃的,因為策劃者的目的其實已經達到了)蘭董身世大揭秘——其實一切只是個騙局,“蘭董”是woyo公司的一個前臺,這一切都是woyo策劃的——蘭董從此臭名遠揚,之后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任何事件都會有它的衰退期)。 以上是Sonia設想的整個事件的策劃和執行過程,也許有遺漏,也許有偏差。但不論如何,司馬昭之心已經非常清楚——woyo網站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場鬧劇!“蘭董”火了,woyo火了——woyo的目的達到了……真的是這樣么? Sonia最近一直在思考,網絡Marketing到底該用什么手段,但還沒思考清楚,sonia看到了“紅本女”,看到了“蘭董”。sonia看來,不論任何一種Marketing方式,其核心目的都只有一個——傳播品牌,最終實現銷售。但最近太多太多的網絡Marketing案例在做的事情,都只是想讓消費者“知道”這個品牌,而不是去認真思考消費者究竟“知道”了什么? 不是所有的品牌都能叫“品牌”,中國大部分品牌都還只是一個“名字”——在它還沒有內涵、沒有內容、沒有靈魂的時候,它的確需要知名度。但是這個知名度是“好名”還是“罵名”?!!恒源祥在干了一件挑戰消費者忍耐力極限的“廣告事件”之后,恒源祥的老板站出來說他“無奈”,“寧可要罵名也要被記住”!——可悲么!? 網絡Marketing似乎目前陷入了一個怪圈,有美女,有大胸就有點擊率——沒錯,你們得到點擊率了,但是你們幫助品牌做了什么?網絡是有它的草根性,低俗的東西或許真的更易于傳播,這樣的傳播或許是能讓企業看到他的品牌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但是這樣做下來,他的品牌帶給消費者的品牌聯想是什么? “蘭董”事件的策劃者在Sonia看來是個高手——他熟悉網絡傳播規律,他懂得借勢,他借鑒了JLF、艷照門、超級女聲等等網絡熱門事件的傳播規律——但是他忽略了至關重要的一點:他忘了他在做Marketing。如果把一個品牌做的臭名遠揚也叫“Marketing經典”,那廣告人和Marketing人都辭職吧,已經沒有繼續再這個行業奮斗下去的必要了。 口碑,口碑——有口皆碑,潛移默化也好,事件Marketing也好。品牌需要好的口碑,網絡的自媒體Marketing和大眾媒體Marketing其實一樣,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建立企業好的口碑。任何優秀的Marketing案例一定是建立在對品牌足夠的了解和對他的消費族群足夠熟悉的程度之上的?!俺钥绫貏倏汀焙我猿蔀榻浀?#xff1f;apple何以在全世界擁有龐大的品牌信徒?——自媒體時代給了品牌太多的機會去打造自己的口碑。 單純的掌握了媒體的運作規律并不等于懂得如何做Marketing——多一點對品牌的理解,多一點對消費群體的理解,多一點Marketing人的尊嚴——也許Sonia錯了,但在這一點上,Sonia會堅持己見,固執到底。?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sonia/269356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兰董”——激怒式Marketing,Market人底线何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设计模式的实际应用
- 下一篇: 中国移动短信网关CMPP3.0 C#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