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 范的 CGRect、CGSize 和 CGPoint
作者:Andyy Hope,原文鏈接,原文日期:2016/02/03
譯者:saitjr;校對:Channe;定稿:aaaron7
從我決定擁抱 Swift 到現在已經 8 個月了。這幾個月中,我一邊學習著如何避免寫出 Objective-C 風格的 Swift 代碼,一邊真正開始使用這門新語言。
不過最近我才發現,我的 CGGeometry 系列里結構體寫法還不是 Swift 風格。
CGRect, CGSize, CGPointC 語法 —— 披著羊皮的狼
我相信下面這種寫法,很多 Swift 開發者都會中槍,讓我看見你們的雙手!
let rect = CGRectMake(0, 0, 100, 100) let point = CGPointMake(0, 0) let size = CGSizeMake(100, 100)好了,手放下吧。別擔心,這沒什么好害羞的。
這樣寫是不對的,它很不 Swift 范。雖然它并不影響程序本身,但是它看起來更有點 Objective-C 范,或者... Java 范。
iOS 或 OS X 開發者能輕易說出這段代碼的含義。這些語句早已爛熟于心,他們根本不會去糾結 CGGeometry 結構體的這些參數代表什么。
Swift 在很多方面對初學者都很友好,無論你是剛接觸 Swift,還是剛接觸編程。如果讓初學者看上面的代碼,他可能完全不知道那些數字的含義。所以,讓我們來看看正確的 Swift 姿勢吧:
let rect = CGRect(x: 0, y: 0, width: 100, height: 100) let size = CGSize(width: 100, height: 100) let point = CGPoint(x: 0, y: 0)每個參數前面都有了參數描述,這一點描述,就已經能讓我們在第一眼明白代碼含義了。除此之外,這種 CGGeometry 結構體構造器還有一個好處:傳入的參數不僅可以是 CGFloat 類型,也可以是 Int 和 Double。
Zero
let rect = CGRectZero let size = CGSizeZero let point = CGPointZero看上面這段代碼,你很有可能還在這樣寫,對吧?
我們也應該將這種寫法替換成 Swift 風格。別怕,只是多了一個字符而已。你能猜到怎么寫嗎?
let rect = CGRect.zero let size = CGSize.zero let point = CGPoint.zero這樣寫代碼也更為清晰,Xcode 會將 . 前后部分分開高亮,.zero 會更亮一點(當然這取決于你的 Xcode 主題)。
取值
CGRect frame = CGRectMake(0, 0, 100, 100) CGFloat width = CGRectGetWidth(frame) CGFloat height = CGRectGetHeight(frame) CGFloat maxX = CGRectGetMaxX(frame) CGFloat maxY = CGRectGetMaxY(frame)如果你依然是個合格的 Objective-C 公民,那么你會采用以上方式去取 rect 中特定的值。但是...為什么我們不直接去訪問這個變量呢?
CGFloat width = frame.size.width CGFloat height = frame.size.height你的程序應該避免直接讀寫 CGRect 中的值,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對應的函數來處理相關參數。
— Apple, CGGeometry Reference Documentation
這可能就是你不直接訪問的原因吧,不過沒關系,Swift 提供了簡單的點語法訪問來取代之前不那么完美的 API。
let frame = CGRect(x: 0, y: 0, width: 100, height: 100) let width = frame.width let height = frame.height let maxX = frame.maxX let maxY = frame.maxY我還在 Swift playground 中列舉了很多相關細節,鏈接在文末。
可變
let frame = CGRect(x: 0, y: 0, width: 100, height: 100) let view = UIView(frame: frame) view.frame.origin.x += 10現在,你不僅可以直接修改 frame 中某一個變量的值,并且你也可以直接對 frame 包含的 origin 與 size 結構體重新賦值:
let view = UIView(frame: .zero) view.frame.size = CGSize(width: 10, height: 10) view.frame.origin = CGPoint(x: 10, y: 10)這特性就足以讓我們放棄使用 Objective-C 了。也終于不用為了修改 CGRect 的某一個值,而去創建一個全新的結構體了。作為 Objective-C 開發者,我不得不寫了快兩年這樣的代碼去修改 frame :
objective-c CGRect frame = CGRectMake(0, 0, 100, 100); UIView *view = [[UIView alloc] initWithFrame: frame]; CGRect newFrame = view.frame; newFrame.size.width = view.frame.origin.x + 10; view.frame = newFrame;不知道你怎樣想,反正這樣的代碼真的令我抓狂。先將 view 的 frame 賦值給 newFrame,然后再修改 newFrame,最后重新賦給 view.frame。夠了,謝謝你全家,我再也不想這樣寫了。
別忘了
以上的這些寫法也同樣適用于 UIKit 的其他部分結構體:
UIEdgeInsets var edgeInsets = UIEdgeInsets(top: 10, left: 10, bottom: 10, right: 10) edgeInsets.top += 10UIOffsetvar offset = UIOffset(horizontal: 10, vertical: 10) offset.vertical += 10文章代碼可在 GitHub 上找到。
本文由 SwiftGG 翻譯組翻譯,已經獲得作者翻譯授權,最新文章請訪問 http://swift.gg。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Swift 范的 CGRect、CGSize 和 CGPoint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cript的加载方式与执行
- 下一篇: 【命令init3/5】centos7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