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平陵之变后,支持司马懿的大臣,最终都是什么结局?
原標題:高平陵之變后,支持司馬懿的大臣,最終都是什么結局?
公元249年,趁著曹爽陪同曹芳到高平陵祭拜魏明帝的機會,司馬懿起兵控制都城洛陽。在這場兵變中,不僅司馬孚、司馬師、司馬昭等自己家族的人協助司馬懿,后者還贏得了朝廷多位大臣的支持。換而言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司馬懿正是因為有百官的幫助,這才擊敗了手握重兵的大將軍曹爽。
在高平陵之變后,司馬懿論功行賞,顯然要封賞這些支持自己的大臣,從而籠絡人心,為篡奪曹魏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問題來了,高平陵之變后,支持司馬懿的大臣,最終都是什么結局?
一、蔣濟
曹芳繼位之后,蔣濟出任領軍將軍,封昌陵亭侯,又任太尉。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以太后下詔的名義宣布罷免大將軍曹爽等人的職務,蔣濟亦跟隨司馬懿駐屯洛水浮橋。其間大司農桓范出城投奔曹爽,蔣濟說:“智囊往矣。”司馬懿則認為曹爽必不會用桓范之計。
在曹爽猶豫要不要奮起反抗的時候,蔣濟又寫信給曹爽,稱司馬懿只是想將他們免官,勸告他盡早交出權力投降,可以保他們爵位富貴。最終,曹爽自愿交出權力,被軟禁于府邸,但隨后即被司馬懿指控謀反,曹爽被誅滅三族,司馬懿開始掌控朝廷大權。
對此,在筆者看來,蔣濟支持司馬懿,主要是曹爽太囂張跋扈的,也即他并非支持司馬懿誅殺曹爽,乃至于篡奪曹魏。于是,蔣濟表示要拒絕司馬懿事后的封賞,但不被準許。
嘉平元年四月丙子日(249年5月18日),蔣濟發病去世,謚景侯。此外,蔣濟病逝后,他的后人盡管承襲了爵位,卻未能繼續獲得司馬懿家族的重用。
二、陳泰
公元249年,高平陵事變發生時,陳泰力勸大將軍曹爽投降,因此得到掌權的司馬氏信任,此后為了回避朝廷的爭斗,陳泰主動請求外調雍州任職,任內成功防御蜀將姜維的多次進攻。甘露元年(256年),陳泰被調回到朝廷任尚書右仆射,曾隨司馬昭兩度抵抗東吳的進攻,后改任左仆射。
景元元年(260年),曹髦被弒殺,陳泰知道后,當即跑到現場,與太傅司馬孚倒在地上,枕著曹髦尸體號哭盡哀。不久,司馬昭也進入宮禁,見此情景,便問陳泰:“玄伯,天下人當怎么看我?”陳泰說:“只有斬殺賈充,才能以謝天下。”司馬昭又說:“你再考慮看看有沒有別的辦法?”陳泰回答:“難道還能讓我說別的話嗎?”陳泰因過于悲慟,不久之后去世。
從這一角度來看,陳泰和蔣濟一樣,盡管支持司馬懿家族,卻不像賈充一樣助紂為虐。同時,陳泰也可以說是被司馬昭“氣死”的。
三、王觀
王觀(?-260年),字偉臺,東郡廩丘(今河南范縣東南)人,三國時期的魏國大臣。
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王觀站到了司馬懿這一邊,被司馬懿任命為行中領軍,占據中領軍曹羲的軍營并接管其軍隊。從最后的結果來看,王觀很好地完成了這一任務,幫助司馬懿成功控制曹魏都城洛陽。等到曹爽及其黨羽被誅滅后,王觀因功爵關內侯,復任尚書,加駙馬都尉。
景元元年(260年),魏元帝曹奐繼位,進封陽鄉侯,并遷任司空。但上任數日后即辭官回家,并在家中逝世,死后下令節葬。謚肅侯。此外,王觀去世后,他的兒子王悝繼承爵位。西晉建立后,設立五等爵位,因為王觀在前朝功勛卓著,改封王悝為膠東子。
四、高柔
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南)人。高柔是三國時期的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從弟。
司馬懿起兵后,上奏請求免曹爽的大將軍職務,郭太后詔令征召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占據曹爽的軍營。在爽被殺后,高柔晉封為萬歲鄉侯。景元四年(263年),高柔去世,享年九十歲,謚號元侯。
值得注意的時,高柔的后代繼續受到重用。比如高柔的次子高誕在西晉歷任三州刺史、太仆。高柔的小兒子高光在西晉官至尚書令,追贈為司空。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原创:高平陵之变后,支持司马懿的大臣,最终都是什么结局?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求兵哥哥歌词!
- 下一篇: 修改作息时间通知(修改作息时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