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刚:“佛教达沃斯” 世界好声音——人民政协网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扶刚:“佛教达沃斯” 世界好声音——人民政协网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扶剛:“佛教達沃斯” 世界好聲音——人民政協(xié)網
據記者了解,第四屆 世界佛教論壇 將于本月下旬在江蘇省無錫市靈山圣境開幕。本屆論壇以 同愿同行,交流互鑒 為主題,探討佛教思想在當今世界人類生存和發(fā)展中的積極作用。 在第四屆 世界佛教論壇 開幕之際,記者就此次論壇的價值意義及佛教對人類發(fā)展所承擔的責任等問題專訪了著名佛教學者、中國傳媒大學宗教文化所研究員、佛通社社長扶剛博士。他高興地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并就相關問題作了認真闡述。扶剛表示:中國佛教文化是人類共有的珍貴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教理教義所蘊含的豐富哲學思想和巨大精神能量是世界為人類造福的重要智慧寶藏。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東南亞、歐美等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十分重視佛教的社會作用。毛澤東主席早在戰(zhàn)爭年代就多次強調佛教是文化,寺廟是文化傳承和道德教育的場所。著名世界科學家愛因斯坦先生說: 佛學是一切科學的源動力 。孫中山先生說 佛學是科學之母,是哲學之母 ,以上這些至理名言代表了眾多科學家和世界名流向往真理的心聲。 扶剛博士(右)向孤疾老人送去佛教關懷 扶剛說,佛教歷經2500多年的風雨考驗而魅力不減,就是它確實是一切學問和真理的智慧之源。例如: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宇宙科學、哲學、思維學、音樂學、經濟學、建筑學、人際關系學、災難控制學、文化藝術學等大自然運行與社會發(fā)展客觀規(guī)律的學問都是佛教關心和熟練的課題。因此,富有悠久歷史而又繁榮發(fā)展的中國更應該普遍重視佛教的現實價值。大家同心同德共同營造優(yōu)質的社會環(huán)境,保障好佛教團體和相關組織能充分地發(fā)揮出佛教的特色和優(yōu)勢,一起來支持和參與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這樣,佛教就會不斷地提高對國家軟實力的貢獻水平。同時,佛教的信仰精神更可以引領和團結佛教信眾共同為實現 中國夢 與 一帶一路 的發(fā)展戰(zhàn)略貢獻智慧與力量。所以,第四屆 世界佛教論壇 在無錫如期舉辦將是中國佛教界和中國社會的長期利好消息。全球佛教精英喜悅地帶著各自修行成果和智慧能量匯聚中國,會給中華大地增添更多的吉祥與福氣。同時,也會吸引全球數億佛教信眾來自心靈深處的信仰目光,更將凝聚許多境內外主流媒體、佛教媒體、宗教媒體、文化媒體、慈善媒體的深度關注。中國再次成為世界宗教界特別是國際佛教界的 引力中心 。此時,中國的國際宗教地位、權威、份量與影響自然讓全球矚目驚嘆!扶剛說,這次佛教論壇是2015年中國為全球宗教發(fā)展貢獻的一件殊勝大事,世界應該感謝中國。 扶剛補充說,這次佛教論壇中國將實現 佛教+科學+真理 的勝利會師。屆時,地球上最富重量級的 三大人類統(tǒng)帥 (喻指佛教、科學、真理)將可以實現深度對話與融合。這種盛世局面顯示中國大國國際地位在提升的同時,也是中國全球宗教和平戰(zhàn)略的善良行動。旨在不落人后,主動珍惜國際宗教話語權,引領宗教未來趨勢發(fā)展權的重要責任擔當。中國是一個優(yōu)秀的 道德信仰大國 ,更要建設成主導人類和平發(fā)展的卓越 信仰強國 。對中國而言,此次 世界佛教論壇 將會提升佛教文化的公眾影響力,保證13億國人有更好的機會來認識與理解佛教,澄清和糾正佛教是 封建迷信 的偏見。這是主流世界給我們國人提供一次寶貴親近佛教的 窗口機會 ,我們大家應該好好珍惜并感恩國家。本次論壇還可以促進佛教更好地優(yōu)化自身,恰當地適應社會潮流發(fā)展的變化與需要,積極融入中國主流社會。認真發(fā)揚趙樸初老前輩強調的 人間佛教 積極入世精神,為祖國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tài)文明、廉政文化建設等方面作出有份量的貢獻! 聯(lián)合國全力支持全球佛教事業(yè)的發(fā)展。扶剛特別說,1999年第54次聯(lián)合國大會期間,16個佛教國家聯(lián)合提交設立 聯(lián)合國衛(wèi)塞節(jié) 的共同信件, 請求聯(lián)合國對 衛(wèi)塞節(jié)的國際認同 。信中指出: 佛陀的教導和他的慈悲、和平、善良的信息感動了世界上千千萬萬的人,世界上無數的人跟隨佛陀的教導而終生受益。衛(wèi)塞節(jié)是紀念佛陀的誕生、成道、辭世的感恩活動 。同年,希臘、挪威、土耳其、美國等國亦加入倡議行列。1999年12月在未經投票表決的情況下,聯(lián)合國發(fā)表通訊破格確認 聯(lián)合國衛(wèi)塞節(jié) (United Nations Day of Vesak)。這是聯(lián)合國認可的重要國際性宗教節(jié)日。 它是紀念佛陀出生、覺悟、成道、逝世的重要一天。佛陀出生于公元前624年5月月圓日(相當于夏歷四月十五月圓日),出生地是現在的尼泊爾國藍毗尼。 扶剛說,經中國佛教協(xié)會前會長趙樸初居士提議,漢傳佛教界以夏歷四月十五日為 佛吉祥日 ,以與國際佛教界一同慶祝。衛(wèi)塞節(jié)期間,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如斯里蘭卡、泰國、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尼泊爾、孟加拉、印度、老撾等國的佛教徒,均在這一年一度的重要節(jié)日中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 1950年,世界佛教聯(lián)誼會(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 W.F.B.)在斯里蘭卡首屆會議中,通過了慶祝衛(wèi)塞節(jié)的決定。請求各國政府領袖,為其國內多數或少數佛教徒的存在作出行動,將每年五月的月圓之日定作公眾假期,以紀念佛陀在全世界是被譽為 人類最大利益者 之一。每年衛(wèi)塞節(jié)日期根據歷法而定,是在五月的月圓之日。將這天(或數天)列作公眾假期的國家包括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新加坡、越南等國,中國許多佛教徒已參與到衛(wèi)塞節(jié)期間的類似活動。 扶剛強調,前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先生和現任秘書長潘基文先生將十分重視和支持國際佛教事業(yè)。中國政府更格外地尊重和支持佛教發(fā)展。2014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中,特別用專門篇幅強調佛教對中華民族發(fā)展與進步所作出的貢獻,對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佛教發(fā)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二十七屆世界佛教徒聯(lián)誼會大會2014年10月在陜西寶雞召開。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僧大德、中外嘉賓和佛教四眾弟子4000余人云集供奉佛指舍利的佛門圣地法門寺,歡慶全球佛教界的這一大型盛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xié)主席俞正聲先生特別向大會發(fā)來賀信。 中國佛教 與 中國夢想 一同輝煌的時代已經來臨。 佛教思想是自利利他,普渡眾生的。扶剛對記者說,2500年以來,佛教超越種族與國界,東漸西輸,南傳北播,已成為世界三大主流宗教之一。在生活全球化、經濟一體化、思想互聯(lián)化的大勢中,我們深感當今世界變化日新月異。佛教可以契理應機地為人類的整體和平 供大智慧、放大光明,做大貢獻 。現在人類科技與物質生活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極大地改變了社會環(huán)境與生存狀態(tài),更強烈地沖擊著我們以往的傳統(tǒng)信仰、倫理觀念、生活方式、行為習慣。人類在享受著優(yōu)越物質的同時,時感精神空虛、道德淪喪、靈魂貧困;也面臨貧富懸殊、空氣污染、生態(tài)危機的困境;更有恐怖襲擊、戰(zhàn)爭沖突,災害災難的威脅產生。人類正在為此努力的尋求答案 扶剛認為,萬法應緣而生。因此,當下人類健全宗教信仰、提升精神品格就顯得迫切而重要。以 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為己任的佛教承擔著凈化人心、化導社會的重任。近十年來,全球佛教界都很重視以佛教方法改善現實人生。他們積極致力于文化教育、慈善救濟、環(huán)境保護、反對戰(zhàn)爭、維護和平等人類高尚事業(yè)。世界性佛教活動已紛紛涌現,各國佛教界開始跨國界、跨語系合作行動, 世界佛教一體化 的理念與格局正在形成。 一粒種子可以長出一片森林,一種觀念可以喚醒一群迷惘心靈,一個論壇可以播撒無數的希望種子與和平之光。扶剛說,人心安寧、世界和平.就在我們的心念之間。面對這個不安寧的世界,中國版的 世界佛教論壇 已為全球吹來一股和氣之風。 和諧世界,從心開始 就是為人類爭取一個 六和新愿景 --- 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際和順、社會和諧、人間和美、世界和平 ,讓我們共同為致力于構建一個和諧的世界而努力! 扶剛表示,當今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不同的民族和種族,不同的文明和宗教,不同的人群和階層,共同組成了我們精彩的世界。文明因多樣而呈現豐富,世界于多元中蘊含生機。緣起理論是佛教教義的核心與基石,也是世界生住壞空的根本法則。 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如來 。萬物因緣而生滅,佛法依緣而成就。陰陽相合、萬物生長。眾緣會聚、諸法生起。和諧世界正是基于共同的追求,成于眾緣的和合。因此,我們的世界需要一種 和合 的精神與智慧,去化解矛盾、消除紛爭、營造和諧、維護和平、享受幸福。佛教有些文化體驗項目如 千僧齋 中國漢傳佛教寺院過堂體驗 。這一活動足可以啟發(fā)世人的感恩心、慈悲心、平等心和責任心,向人們展現中國漢傳佛教的生活傳統(tǒng),達到展示內觀自省、感恩惜福、知足常樂、慈悲平等、綠色環(huán)保等佛教文明精神,對社會道風感化與提升作用很大。 中國每次舉辦的 世界佛教論壇 魅力都很大。扶剛特別講到,可以輕松吸引來自全世界五大洲近6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德大僧、政商名流、專家學者、護法居士、社會賢達云集中國,這種極富良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很珍貴的!我們可以引導這種 寶貴美善力量 參與到中國的慈善、環(huán)保、文化、音樂、教育、藝術等方面的事業(yè)發(fā)展。還可以進一步促進中國佛教文化和世界主流文明的交流互鑒合作。 世界佛教論壇 所感召的世界力量支持中國,應該是實現 中國夢 能量的加強版,更可以堪稱全球的 佛教達沃斯 。世界佛教文化中心在中國,全球佛教領導力量也在中國。因此,我們有責任不停地向全球傳播和普及佛教的慈愛智慧,讓大家一起來啟迪心智、傳承知識、陶冶情操,使人們在持續(xù)的格物致知中更好認識各種文明的價值,讓佛教更好地為文明傳承和經濟發(fā)展服務。通過佛教智慧的力量來認識自我,認識世界,改造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還要使人們在持續(xù)的天工開物中更好掌握科技知識和技能,讓佛教實實在在為人類造福。同時,大力推動佛教藝術方法的普及,通過文化交流、溝通心靈、開闊眼界、增進共識、提升能力,讓大家在持續(xù)佛教藝術智慧的滋養(yǎng)中提高自我,共同尋求更多進步階梯。 扶剛說,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佛教的宇宙胸懷。對待不同文明,佛教都可兼容并包。文明如水,潤物無聲。佛教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為實現這些使命,佛教均可以給不同文明互動提供智慧與營養(yǎng),更可以給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與困難。 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fā)展、相互促進的結果。沒有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完美實現。道德境界的豐實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中國佛教文明必將順應時代發(fā)展需要煥發(fā)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工程中大顯身手。因為佛教文化延續(xù)著中華民族上千年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chuàng)新。中國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將認真按照習近平主席的指示和要求,推動中華文明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激活中華佛教文化新的生命力。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魅力,具有當代特色價值的佛教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佛教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佛教遺產、書寫在佛經古籍里的文字智慧都活起來。確保中國佛教文明與世界各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文明一道,為人類健康發(fā)展提供正確的 中國佛精神 和強大的 中國佛智慧 。所以,中國佛教文化一定能為推動人類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世界和平繁榮立下新的豐碑! 扶剛認為,佛教事業(yè)具有豐富多樣的社會價值與貢獻。它在促進各行各業(yè)發(fā)展的同時,最終目的是在于凈化人心、改善社會、福利群眾。一般來說佛教事業(yè)是從事文化教育與慈善工作。因為文化教育事業(yè)可以直接凈化人心,改善社會。慈善工作可以直接救濟眾生,福利人群。今日社會之不良現象是人心不自覺造成的。只要留心我們就不難發(fā)現國與國之間充滿著矛盾與沖突,人與人之間隱藏著不協(xié)調的因素。如果欲想改善社會、凈化人心,最好運用佛教的真理來促進人性的自覺,盡量用慈悲的道德生活去感化與影響。 佛教認為人與人之間是息息相關,物我同體的。人人應該啟用自性的良知良能來互愛互助,去愛一切人,幫助一切人,甚至愛護凡有生命的眾生。 佛教文化資源是當今中國社會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扶剛表示,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佛教不僅在中國歷史上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中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形成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而且為保持社會的穩(wěn)定和秩序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它還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佛教不僅在傳統(tǒng)中國社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社會發(fā)展所不可缺少的精神資源。我們在大改革、大開放、大揚棄、大創(chuàng)新、大融合的時代,千萬別忘了習大大的深情叮囑: 要多學國學,要多讀經典,要多做好事 。扶剛展望: 學佛、參禪、誦經、品茶、彈琴、聞香、品茶、書畫、旅游、行善、公益 等為特征 書香型社會 的到來,將是第四屆 世界佛教論壇 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和改變。 最后,扶剛博士又強調佛教文化的9大價值:1.宗教文化價值、2.思想智慧價值、3.道德教化價值、4.文物遺產價值、5.文學藝術價值、6.旅游觀光價值、7.慈善公益價值、8.養(yǎng)生保健價值、9.團結統(tǒng)一價值。(于聞 王獲羽)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扶刚:“佛教达沃斯” 世界好声音——人民政协网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任正非:美国打压后,华为把对美投资转移到
- 下一篇: bitpie imtoken 对比(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