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殊院: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成都十景之一
成都文殊院,中國長江上下游四大禪林之首,成都十景之一,康熙皇帝也曾御賜墨跡,可見其價值不言而喻。漫步在這座千年古剎的殿宇間,不僅被那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所震撼,更會感受到其所散發(fā)出來的勃勃生機。無論是參觀古建筑和佛像、寶物,還是體驗禪修生活、品嘗素齋,都是人們心中的首選,乃集禪林圣跡、園林古建、朝拜觀光、宗教修學于一體的佛教圣地。
文殊院前的文殊坊是一條傳統(tǒng)又現(xiàn)代的休閑商業(yè)街,餐飲美食、古玩字畫鑒賞收藏等全部匯聚于此,詮釋和傳播著老成都的人文風貌、民俗風情和休閑文化精蘊,是展示成都特質(zhì)、代表成都文化的名片,是成都市民懷舊尋古、休閑娛樂的上尚之選,海內(nèi)外游人賓客認識成都、體驗成都休閑文化的重要窗口。
文殊院的前身是唐代的妙圓塔院,宋時改稱“信相寺”,后毀于兵焚。傳說開山祖師慈篤禪師圓寂火化時,紅色火光在空中凝結成文殊菩薩像,久久不散。人們認為慈篤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從此改信相寺為文殊院。后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資重建廟宇,嘉慶、道光年間,文殊院方丈本圓法師又采辦了82根石柱,改建、擴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現(xiàn)今的規(guī)模。
照壁古樸莊嚴,高7.7米,長15.85米。
上面雕刻有“文殊院”三個金字,系康熙年間該寺慈篤海月禪師書寫。黃色標志著這里是佛門凈地,任何妖魔鬼怪都不可能通過此照壁進入到院內(nèi)。大雄寶殿的后院內(nèi)有一尊勝幢,是文殊院“空林八觀”的第一觀,名為《雙杉表瑞》。在大雄殿后的屋檐下,是古信相寺遺留的古杉兩株。慈篤禪師當年重修文殊院時,就在兩杉之間奠基修建。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乘三方丈為紀念慈篤禪師業(yè)績,特于兩杉之間建多邊形“南無尊勝羅尼經(jīng)幢”。文化大革命時,兩棵古杉被毀,現(xiàn)在由兩株銀杏樹代替。
玉佛殿內(nèi)供奉的緬甸玉佛為“空林八觀之一”,是院僧性鱗和尚于民國11年(1922年)歷盡艱辛,步行募化到緬甸請回的。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成都文殊院: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成都十景之一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美原油开盘收盘时间
- 下一篇: 冷钱包imtoken怎么使用(imt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