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孩子的打卡作业逼疯过吗?
原標題:你被孩子的打卡作業逼瘋過嗎?
本文共2600字,閱讀約需6分鐘
來源:
新教育者
請關注并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學生不學家長學”?成都各地正開展安全教育平臺使用的自查自糾。近日,成都市教育局最新要求:不得讓家長在安全教育平臺學習打卡! 對于這個通知,家長們是紛紛留言,拍手稱快。
或許只有家長才懂,這是一個多么值得喜大普奔的好消息。以后,再也不會因為忘記做安全平臺作業,被老師在家長群“通報批評了”,再也不用在地鐵上,辦公室,餐廳里甚至蹲坑的間隙狂趕安全平臺作業了……??????
成都市教育局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從強制課后完成安全教育課程的學習,改為每月確定一次班會課組織學生在校集中收看、學習、交流討論。
對于安全教育打卡很多家長深有體會,有家長說:“工作日上班期間,孩子在學校上學,老師突然發個消息:今日中午12點之前必須完成平臺上某某作業,試問,這個作業是布置給誰的呢?答案不言而喻了?!边€有家里有兩個娃娃的,要打兩遍卡,把家長累得夠嗆。
就連幼兒園的娃娃都要打卡,有的家長手機內存不夠,都不敢卸載安全教育平臺。
有家長周末和朋友聚餐,突然接到老師電話讓打卡,只有馬上拿起手機趕作業。還有家長蹲坑的時間,一直被群里嘀嘀嘀,最后在廁所里趕完安全平臺作業。
讓家長苦不堪言的安全教育平臺是為全面貫徹落實“加強學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任務要求,建立的適用于中小學的安全教育平臺。
目的是讓師生學習安全知識,掌握安全技能,提升安全素養,從而最大限度地預防安全事故發生和減少安全事件對中小學生造成的傷害,保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拋開被強制打卡不說,安全教育平臺上的內容做得是真不錯。“2013年雅安蘆山地震的時候,她女兒小學二年級,正在家做安全教育平臺,剛完成地震的題就發生地震,當時她一個人在家,到衛生間拿了一個盆頂在頭上跑下五樓。這個平臺能讓孩子學到很多自救的方法?!边€有家長表示自己平時教育娃娃的安全內容,娃娃不聽,在平臺上的反而聽得進去。
但是,讓安全教育變成了過場,變成了家長的任務,這件事就不對了。
取消安全教育平臺打卡任務的消息一出,家長們拍手叫好,有家長表示,畢竟平臺上的內容對娃娃是有好處的,改成集中看也可以保證效果。
安全教育平臺強制打卡取消,家長們拍手稱快的同時也引發出更多的吐槽:那些看起是布置給孩子,實際是家長在代勞的奇葩作業,什么時候都給取消一下。
·手抄報
從一年級開始手抄報就要伴隨娃娃的小學生涯,從元旦、清明節、端午節等各種節日,到垃圾分類、消防安全、電信詐騙等熱點也要做手抄報。有些家長選擇給娃娃報美術班、有些拿出修煉30多年的美術畫工、有些求助網絡技術,卷得五花八門。
·各類打卡視頻
像讀書打卡類,有些老師規定一年級的娃娃每天錄制5分鐘—10分鐘讀書視頻,二年級延長到20分鐘。還要規定晚上幾點之前必須交。除了語文,還有數學、英語、體育各個科目都要錄視頻,還有各種平臺打卡任務要做。節假日也放松不了,在農田里感受勞動、在家做家務等等,孩子干了啥都要給他記錄下來。
·問卷調查
到了節假日,書面作業之外還要完成各種調查,一位家長的娃娃才一年級,國慶期間學校給娃娃布置了兩份問卷調查報告,其中一個是節約糧食的問卷調查,里面要求對家庭每天每餐吃什么做記錄,還要記吃了多少,浪費了多少,還不能籠統寫,每個分類分別是多少都要寫上。
還有ppt、手工作業、視頻剪輯、圖片編輯等等,有家長說:感覺自己每天游走在各種app上面打卡,每天的時間也被緊密地支配著,每天都怕被老師找,比自己上學還緊張。
說到打卡,家長苦,老師也苦。最近的“00后”女教師自殺案,讓老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焦點。大家才發覺老師們的日子也不好過,我們來看看這些老師的工作日常。
@大兵:表示除了日常的教學任務,還有年級教學要求。大兵每個月需要提交12篇備課記錄、12篇聽課記錄、4次讀書筆記以及4套高考試卷;除了考前安排會、成績分析會、日常例會以外,還有各種“聽起來很有價值,但聽完卻毫無價值”的專家講座;學校人手不夠的時候,還要負責查寢、周末送學生離校、春游帶隊、外校監考……而他只是一個日語老師。
@小東:除了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學校里面的考核壓力也很大。學校的考核不僅考量教學質量,各種機關單位布置的任務、各種評定指標等等,都比教師本身的教育質量重要。所以,極個別老師選擇,與其把學生教好,不如在每個班,選一兩個學生參加教育部門舉辦的比賽,“萬一學生拿到個國獎,那今年什么都有了”。
@冬天: 家長要打卡,老師也要打卡。在學校一天要打四次卡,晚自習、周末、休息時間都要打卡,各種開會、公開課、幫助學生申請貧困資助,思想報告等全都要白紙黑字地撰寫記錄和報告。上課變成了老師們的“副業”。
家長上完班還要加班幫娃娃趕作業,老師要各種催打卡完成除了教學以外的工作。大家都忙得團團轉,家長累,老師也累,打不完的卡到底在幫誰打?無止境的形式打卡是不是該停一停了,給老師、家長、娃娃松松綁呢?
教育是務實求真的事業,需要求真務實的專注。然而千奇百怪的形式主義,正加重學校負擔,把原本不屬于學校的工作轉嫁給老師和學生,最后又落到了家庭教育的頭上,導致家校矛盾進一步激化,與教育本質背道而馳。
家庭和學校都承擔著育人的職責,二者共同構建起孩子健康成長的支持系統。學校教育主要覆蓋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培養以及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是集體化的過程;家庭則主要通過日常生活的互動來培養孩子的習慣和性格,是個性化的過程,二者有各自的教育功能和規律。
學校應科學合理布置家庭作業,避免給學生和家長造成過重的負擔,真正實現減負目標;學校管理者和教師應學習和思考家校合作內容、途徑、邊界等,在實踐中,科學合理引導家長主動參與學校教育,而非強制逼迫家長被動參與學校教育。
教育的本質是育人。我們需要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以家長為支持的教育。我們需要讓老師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教學,讓家長們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愛孩子,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成長。少一點非教學工作,多一些人文關懷,教育才會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了在文末右下角點個“在看”
并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 END —
因為微信公眾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并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封面人物 | 兩年破局,這位局長為鄉村教育找到了一條出路
引領名校突圍!這位校長守正出奇,令人驚嘆……
封面人物 | 芬蘭駐華教育參贊訪問這所學校后,由衷感嘆:我聞到了幸福教育的芬芳
封面人物丨聶明智:用一生的時光,打造教育的理想國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你被孩子的打卡作业逼疯过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龙昌寺荷池》第一句是什么
- 下一篇: 电信光纤猫多少钱啊?电信光猫到底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