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艺术博物院新馆五大特展晒啲乜?来“面见”多件镇馆之宝
原標題:廣州藝術博物院新館五大特展曬啲乜?來“面見”多件鎮館之寶
成立于1957年的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已經走過66年的光輝歷程。66載斗轉星移,滄桑巨變,變的是歲月,不變的是初心和情懷。長期以來,廣州藝術博物院立足廣州,根植嶺南,面向全國,網聯世界,依托廣東厚重的文化資源,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奮斗,砥礪前行,無論是精品典藏、展覽展示,還是公共教育、對外交流,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先后榮獲省部級以上獎項數十個,是“國家重點美術館”“國家一級博物館”。
作為廣州市重點文化項目之一,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在這個如詩如畫的大美時節,仿佛一朵“水中盛放的英雄花”在廣州新中軸線上盛裝亮相。新館開館系列展,秉承“高質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質服務”的宗旨,以“千年瑰寶、嶺南芳華”為主題,采取實物展陳和數字化展示相結合的方式,在18個展區、近兩萬平方米的廣闊空間,依序“傳承經典”“重讀嶺南”“美美與共”“數字賦能”四部分,將1100余件院藏精品、200余件借展精品和500余件文獻奉獻給觀眾。
11月30日,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將正式向社會公眾開放,據介紹,為迎接開幕,該館特設了開館五大特展,以“千年瑰寶 嶺南芳華”為名匯聚了上起宋元下至當代的1000多件佳件,作品門類涵括中國畫、油畫、漫畫、版畫、漆畫、雕塑等,更有多件珍貴文物首次亮相。本次展覽,無論作品數量還是質量,均世所罕見。
1.萬壑爭流——廣州藝術博物院藏中國古代畫派藝術展
展館:一層&二層1號廳(中國歷代繪畫館)
展期:2023年11月30日-2024年3月31日
“萬壑爭流”特展擬展出十二個中國古代主流畫派作品,其中共有展品455件(實物),涉及166名書畫家,再現中國古代美術史的畫派發展脈絡。文同、李衎、戴進、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董其昌等名家齊聚一堂,呈現從北宋到明代各地各派的筆墨華彩。展出作品中三成以上為首次亮相,七成以上為珍貴文物。“鎮館之寶”——北宋文同的《墨竹圖軸》也將亮相于此,向觀眾直觀展示古代文人水墨畫竹的酣暢淋漓。
文同《墨竹圖軸》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沈周《松坡平遠圖軸》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戴進《山高水長圖卷》(局部)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2.風自南來——廣州藝術博物院藏近現代廣東美術精品展
展館:三層4號廳、5號廳、6號廳、7號廳、8號廳、9號廳
展期:2023年11月30日-2024年2月29日
跨越150余年的近現代廣東美術脈絡,“風自南來”特展向觀眾展現從晚清到二十世紀后期的中國社會各面風貌,彰顯畫作中的現實主義關懷。該特展涵括300余件院藏精品,畫種涵蓋中國畫、油畫、水彩畫、漫畫、版畫,類型與題材多彩紛呈。嶺南名家對傳統繪畫的傳承與創新,對新畫種的學習與發揚,將在此通過一幅幅動人的畫作逐步展現。
蘇仁山《八仙圖》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高劍父《東戰場的烈焰》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李鐵夫《靜物寫生魚》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居廉《瓜藕圖》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賴少其《孤云與歸鳥》(局部)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王肇民《白玫瑰》(局部)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楊之光《一輩子第一回》(第二稿)(局部)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陳樹人《淡黃楊柳舞春風》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關山月《長征圖》(局部)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黎雄才《峨眉絕頂三峰圖》(局部)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3.時代新章——當代廣東美術探索
展館:四層15號廳、16號廳、17號廳
展期:2023年11月30日-2024年2月29日
聯合廣東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時代新章”特展向觀眾呈現廣東美術名家與新秀的集結與碰撞,表現當代廣東美術的探索與實踐。這里有首次亮相的名家新贈藏品,也有當代青年藝術家的眾多作品,聚焦嶺南韻趣和人物風華,碰出新時代火花。該展力圖展現廣東美術百花齊放的狀態,為觀眾揭示新時代下的嶺南風貌。
蘇小華《喜洋洋》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尹積昌、陳本宗、孫繁偉《五羊石像》(標準稿)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方向《花房里的余暉》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陳永鏘《一柱金瓜掛嶺南》(局部)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方楚雄《鄉趣》(局部)廣州藝術博物院藏
4.塔高水長——中國美術館藏美術精品展之長征精神、延安精神
展館:一層2號廳(藝術交流廳),三層10號廳、11號廳(專題陳列館Ⅰ、Ⅱ)
展期:2023年11月30日-2024年2月29日
來自中國美術館的100+件精選作品乘風南下,集合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各類藝術表現形式。“塔高水長”特展聚焦長征精神和延安精神,力圖還原那段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讓觀眾近距離感受20世紀中國人民的筋骨與溫度,重溫星火燎原的崢嶸歲月。
羅中立《父親》中國美術館藏
沈堯伊《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國美術館藏
吳為山主創 中國美術館創作團隊《長征組雕》(局部)中國美術館藏
關山月《長征第一山》(局部)中國美術館藏
詹建俊《潮》(局部)中國美術館藏
5.融合之路——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畫院藏中國近現代美術作品特展
展館:二層3號廳(嶺南藝術館)
展期:2023年11月30日-2024年2月29日
收藏于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畫院的林風眠珍貴真跡來粵亮相,同時云集劉海粟、吳冠中、吳作人等大咖名作。“融合之路”特展匯集眾多藝術大作,以“融合”為主題,回顧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畫家砥礪前行的過程,向觀眾展現20世紀初以來“兩代”藝術家的中西融合新探索。
林風眠《貓頭鷹》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顏文樑《百花爭艷》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吳冠中《老虎高原》(局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靳尚誼《黃賓虹》(局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吳作人《寧夏農舍》(局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吳大羽《無題》(局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采寫:南都記者 周佩文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广州艺术博物院新馆五大特展晒啲乜?来“面见”多件镇馆之宝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梦见妈妈和别人吵架是什么预兆
- 下一篇: 百万主播欠税漏洞有多大:收入五花八门、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