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行吟图是谁画的啊?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太白行吟图是谁画的啊?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1、顧愷之,代表作:《洛神賦圖》《女史箴圖》顧愷之(348年— 409年),字長康,小字虎頭,漢族,晉陵無錫人(今江蘇省無錫市)。杰出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因為他有對文學和繪畫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們稱他為畫絕、文絕和癡絕。2、展子虔,代表作:《八國王分舍利圖》《授經圖》展子虔(約545-618年),隋代繪畫大師,漢族,渤海(山東惠民何坊)人。歷經東魏、北齊、北周、隋朝,到隋代為隋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帳內都督等職。3、吳道子,代表作:《送子天王圖》《明皇受篆圖》吳道子(約680年—759年),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圣。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于公元680年(永隆元年) ,卒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前后。少孤貧,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4、張擇端,代表作:《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張擇端,字正道,漢族,瑯琊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居住于東京(今河南開封),北宋繪畫大師。宣和年間任翰林待詔,擅畫樓觀、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風俗畫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刻畫細致,界畫精確,豆人寸馬,形象如生自幼好學,早年游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后習繪畫。5、唐寅,代表作:《落霞孤鶩圖》《杏花茅屋圖》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梁楷,祖籍東平(今屬山東),居錢塘(杭州)。善于畫人物、山水、道釋、鬼神。師法賈師古,為南宋畫院待詔。曾置御賜金帶不受,人稱“梁瘋子”。他的畫以“減筆”之法著稱。傳世的《秋柳飛鴉圖》(故宮博物院藏)、《六祖破經圖》、《六祖截竹圖》(日本國立東京博物館藏)、《潑墨仙人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等,都是以極其簡練的筆墨,高度概括的手法描繪出來的。《潑墨仙人圖》中的仙人系以大筆蘸墨畫人物的衣著,寥寥數筆勾寫人物面目,生動傳神,在當時是一種新的創造。上海博物館藏的《八高僧故事圖》卷和日本國立東京博物館藏的《釋迦出山圖》則造型嚴謹,用筆謹慎,與減筆法面貌不同。日本還藏有一幅《太白行吟圖》,系仿本。
梁楷,南宋東平人。祖籍東平(今屬山東),居錢塘(杭州)。南宋寧宗嘉泰間(公元1201~1204)曾為畫院待詔,善畫人物、山水、花鳥、道釋、鬼神。師賈師古(賈以學吳道子著稱),又繼承了五代宋初石恪的畫法,又遠遠超過老師,將“減筆”畫減到極處,同時又能高度傳達出所描繪對象的神韻。據說當時畫院中人見到梁楷的作品,沒有不佩服的。可見梁楷在南宋畫院時就有很高的聲望了。梁楷繼承前人已取得的成就,并加以靈活運用。他深入體察所畫人物的精神特征,以簡練的筆墨表現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簡潔的筆墨準確地抓取事物的本質特征,充分地傳達出了畫家的感情,從而把寫意畫推入一個新的高度,使時人耳目一新。據清代官修的《佩文齋書畫譜》、《石渠寶笈》以及厲鶚匯集的《南宋畫錄》統計,梁楷留下來的作品不下幾十件,但我們今天能見到的只有十件左右了,而且大都不在國內了。據著錄的梁楷作品的題材,多表現佛道、鬼神、古代的高人逸士,如《右軍書扇》、《羲之觀鵝》、《黃庭經換鵝》、《淵明像》、《釧馗像》、《寒山拾得》、《參禪圖》、《田樂圖》、《莊生夢蝶》、《蘇武牧羊》、《孔子夢見周公》、《蓮蓬變相》、《太乙三宮兵陣圖》等等。
【名稱】南宋 梁楷 太白行吟圖【年代】南宋【簡介】立軸,紙本,墨筆,縱 81.2厘米,橫30.4厘米。(日)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太白行吟圖》是梁楷減筆人物畫的代表作之一。寥寥數筆就把“詩仙”那種縱酒飄逸、才思橫溢的風度神韻,勾畫得惟妙惟肖。畫家不拘泥于瑣末細節,而是突出詩人的性格特征,選取最能反映詩人精神狀態和思想情緒的瞬間動作,加以概略的描繪。雖是逸筆草草,卻言簡意賅,以一當十,毫無雕琢造作之氣。人物神韻的體現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人物畫自梁楷一變后,從傳神進入寫意的層次,得意而忘形,畫家的精神創造獲得更大的空間。(引自http://www.yingbishufa.com/ldhh/liangkai002.htm)還可參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uxl5_xIgzRtCbF0n8vwZ2QZFCz9CeW4bhhOk3fj5Vaxe3i9WK9m0fr1lCBXZtim
顧愷之《洛神賦圖》《女史箴圖》閻立本 《步輦圖》、《職貢圖》、《歷代帝王圖》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鄭燮《板橋全集》,李唐《萬壑松風圖》〉弘仁 《黃海松石圖》 、《黃山真景圖》朱耷《牡丹孔雀圖》、《花鳥圖冊》、《荷花水鳥圖》石濤《苦瓜和尚畫語錄》陳洪綬《九歌圖》(包括《屈子行吟圖》)、《水滸葉子》、《西廂記》。陳淳《松菊圖》、《牡丹圖》、《設色花卉》、徐渭《墨葡萄圖軸》、《雜花圖卷》、《牡丹焦石圖》仇英《人物故事圖冊》唐寅《牡丹仕女圖》文征明《霜柯竹石圖》沈周《蘆山高圖》、《蒼洲趣圖卷》王蒙《青卞隱居圖》吳鎮《漁父圖》倪瓚《魚莊秋霽圖》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趙孟頫《鵲華秋色圖》李唐的《采薇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梁楷《太白行吟圖》《潑墨仙人圖》李公麟《五馬圖》夏珪《溪山清遠圖卷》、《長江萬里圖》馬遠《踏歌圖》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卷》李唐《萬壑松風圖》〉
梁楷,祖籍東平(今屬山東),居錢塘(杭州)。善于畫人物、山水、道釋、鬼神。師法賈師古,為南宋畫院待詔。曾置御賜金帶不受,人稱“梁瘋子”。他的畫以“減筆”之法著稱。傳世的《秋柳飛鴉圖》(故宮博物院藏)、《六祖破經圖》、《六祖截竹圖》(日本國立東京博物館藏)、《潑墨仙人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等,都是以極其簡練的筆墨,高度概括的手法描繪出來的。《潑墨仙人圖》中的仙人系以大筆蘸墨畫人物的衣著,寥寥數筆勾寫人物面目,生動傳神,在當時是一種新的創造。上海博物館藏的《八高僧故事圖》卷和日本國立東京博物館藏的《釋迦出山圖》則造型嚴謹,用筆謹慎,與減筆法面貌不同。日本還藏有一幅《太白行吟圖》,系仿本。
梁楷,南宋東平人。祖籍東平(今屬山東),居錢塘(杭州)。南宋寧宗嘉泰間(公元1201~1204)曾為畫院待詔,善畫人物、山水、花鳥、道釋、鬼神。師賈師古(賈以學吳道子著稱),又繼承了五代宋初石恪的畫法,又遠遠超過老師,將“減筆”畫減到極處,同時又能高度傳達出所描繪對象的神韻。據說當時畫院中人見到梁楷的作品,沒有不佩服的。可見梁楷在南宋畫院時就有很高的聲望了。梁楷繼承前人已取得的成就,并加以靈活運用。他深入體察所畫人物的精神特征,以簡練的筆墨表現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簡潔的筆墨準確地抓取事物的本質特征,充分地傳達出了畫家的感情,從而把寫意畫推入一個新的高度,使時人耳目一新。據清代官修的《佩文齋書畫譜》、《石渠寶笈》以及厲鶚匯集的《南宋畫錄》統計,梁楷留下來的作品不下幾十件,但我們今天能見到的只有十件左右了,而且大都不在國內了。據著錄的梁楷作品的題材,多表現佛道、鬼神、古代的高人逸士,如《右軍書扇》、《羲之觀鵝》、《黃庭經換鵝》、《淵明像》、《釧馗像》、《寒山拾得》、《參禪圖》、《田樂圖》、《莊生夢蝶》、《蘇武牧羊》、《孔子夢見周公》、《蓮蓬變相》、《太乙三宮兵陣圖》等等。
【名稱】南宋 梁楷 太白行吟圖【年代】南宋【簡介】立軸,紙本,墨筆,縱 81.2厘米,橫30.4厘米。(日)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太白行吟圖》是梁楷減筆人物畫的代表作之一。寥寥數筆就把“詩仙”那種縱酒飄逸、才思橫溢的風度神韻,勾畫得惟妙惟肖。畫家不拘泥于瑣末細節,而是突出詩人的性格特征,選取最能反映詩人精神狀態和思想情緒的瞬間動作,加以概略的描繪。雖是逸筆草草,卻言簡意賅,以一當十,毫無雕琢造作之氣。人物神韻的體現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人物畫自梁楷一變后,從傳神進入寫意的層次,得意而忘形,畫家的精神創造獲得更大的空間。(引自http://www.yingbishufa.com/ldhh/liangkai002.htm)還可參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uxl5_xIgzRtCbF0n8vwZ2QZFCz9CeW4bhhOk3fj5Vaxe3i9WK9m0fr1lCBXZtim
顧愷之《洛神賦圖》《女史箴圖》閻立本 《步輦圖》、《職貢圖》、《歷代帝王圖》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鄭燮《板橋全集》,李唐《萬壑松風圖》〉弘仁 《黃海松石圖》 、《黃山真景圖》朱耷《牡丹孔雀圖》、《花鳥圖冊》、《荷花水鳥圖》石濤《苦瓜和尚畫語錄》陳洪綬《九歌圖》(包括《屈子行吟圖》)、《水滸葉子》、《西廂記》。陳淳《松菊圖》、《牡丹圖》、《設色花卉》、徐渭《墨葡萄圖軸》、《雜花圖卷》、《牡丹焦石圖》仇英《人物故事圖冊》唐寅《牡丹仕女圖》文征明《霜柯竹石圖》沈周《蘆山高圖》、《蒼洲趣圖卷》王蒙《青卞隱居圖》吳鎮《漁父圖》倪瓚《魚莊秋霽圖》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趙孟頫《鵲華秋色圖》李唐的《采薇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梁楷《太白行吟圖》《潑墨仙人圖》李公麟《五馬圖》夏珪《溪山清遠圖卷》、《長江萬里圖》馬遠《踏歌圖》劉松年《四景山水圖卷》李唐《萬壑松風圖》〉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太白行吟图是谁画的啊?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梦见公司上司是什么预兆
- 下一篇: 梦见书店好多书预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