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传感器设置(粉尘传感器说明书)
1. 粉塵傳感器說明書
甲烷傳感器應垂直吊掛,距頂板(頂梁、屋頂)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壁(墻壁)不得小于200mm。
(二)采煤工作面甲烷傳感器設置:
采用U型通風方式的長壁式采煤工作面甲烷傳感器必須設置如下:
1.在上隅角設置甲烷傳感器T0,或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設置地點在回風上隅角切頂柱前。
2.工作面設置甲烷傳感器T1,設置地點在回風工作面的回風順槽≤10m。
3.工作面回風巷設置甲烷傳感器T2,設置地點在回風順槽口往里10~15m。
4.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在進風順槽設置甲烷傳感器,設置地點在進風順槽口往外≤10m。
5.低瓦斯和高瓦斯礦井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聯通風時,被串聯工作面的進風順槽設置甲烷傳感器T4,設置地點在進風順槽口往里10~15m。
6.Z型、Y型、H型和W型通風方式的采煤工作面甲烷傳感器設置參照《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的規定執行。
(三)掘進工作面甲烷傳感器設置:
煤巷、半煤巖巷和有瓦斯涌出巖巷的掘進工作面甲烷傳感器必須設置如下:
1.在掘進工作面混合風流處設置甲烷傳感器T1,設置地點在掘進工作面迎頭≤5m。
2.在掘進工作面回風流中設置甲烷傳感器T2,設置地點在回風順槽口10~15m。
3.采用串聯通風的掘進工作面,必須在被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前設置掘進工作面進風流甲烷傳感器T3,設置地點在通風機前3~5m。
(四)其它地點:
1.采區回風巷、一翼回風巷、總回風巷。
2.使用電機車主要運輸巷道內的裝煤處。
3.煤倉上方、封閉的膠帶輸送機地面走廊。
4.地面瓦斯抽放泵房內。
5.井下臨時瓦斯抽放泵站下風側柵欄外。
6.瓦斯抽采泵輸入、輸出管路中。
二.其他傳感器設置規定
(一)一氧化碳傳感器設置規定
1.一氧化碳傳感器應垂直吊掛,距頂板(頂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安裝維護方便,不影響行人和行車。
2.開采易自燃煤層的采煤工作面應至少設置一個一氧化碳傳感器,地點設置在回風隅角距切頂線0~1m的工作面或工作面回風巷,報警濃度為≥0.0024%CO。
3.帶式輸送機滾筒下風側10~15m處設置一氧化碳傳感器,報警濃度≥0.0024%CO。
4.自然發火觀察點,封閉火區防火墻柵欄外設置一氧化碳傳感器,報警濃度≥0.0024%CO。
5.容易自燃煤層、自燃煤層礦井、采區回風巷一翼回風巷、總回風巷設置一氧化碳傳感器,報警濃度≥0.0024%CO。
(二)風速傳感器設置規定
1.采區回風巷、一翼回風巷、總回風巷的測風站設置風速傳感器。
2.突出煤層采煤工作面回風巷和掘進巷道回風流中設置風速傳感器。
風速傳感器設置在巷道前后10m內無分支風流、無拐彎、無障礙、斷面無變化,能準確計算風量的地點,當風速低于或者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值時,應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三)風壓傳感器設置規定
主要通風機的風硐內設置風壓傳感器。
(四)風向傳感器設置規定
突出煤層工作面進風巷、掘進工作面進風的分風口設置風向傳感器,當發生風流逆轉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五)瓦斯抽放管路中其他傳感器設置規定
瓦斯抽放泵輸入管路中設置流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利用瓦斯時,應在輸出管路中設置流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壓力傳感器,防回火安全裝置上宜設置壓差傳感器。
(六)煙霧傳感器設置規定
帶式輸送機滾筒下風側10~15m設置煙霧傳感器。
(七)溫度傳感器設置規定
1.溫度傳感器垂直懸掛,距頂板(頂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并安裝方便,不影響行人和行車。
2.開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層及地溫高的礦井采煤工作面應在工作面≤10m、回風巷10~15m處設置溫度傳感器,報警值為30℃。
3.機電硐室內應設置溫度傳感器,報警值34℃。
4.壓風機設置溫度傳感器,溫度超限時,聲光報警,并切斷壓風機電源。
(八)粉塵傳感器設置規定
采煤機、掘進機、轉載點、破碎處、裝煤處等產塵地點設置粉塵傳感器。
(九)設備開停傳感器設置規定
主要通風機、局部通風機設置設備開停傳感器。
(十)風門開關傳感器設置規定
礦井和采區主要進風巷道中的主要風門設置風門開關傳感器,當兩道風門同時打開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
(十一)風筒傳感器設置規定
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的風筒末端設置風筒傳感器。
(十二)饋電傳感器設置規定
被控開關的負荷側設置饋電傳感器或接點
2. 粉塵傳感器型號
(1)判斷原因 發動機油耗過大,嚴重冒黑煙。用故障診斷儀檢查發動機,觀察數據流,傳感器電壓的變化頻率為10~20次/s,這是比較理想的工作狀態,如果低于10次/s,那么可以初步判斷傳感器故障,如果是在0.45V的電壓上沒有變化,那么可以判定傳感器損壞,信號中斷。
(2)處理方式 更換傳感器,用故障診斷儀重新檢測,試車正常,故障排除。
3. 粉塵傳感器圖例
煤礦粉塵傳感器的安裝位置礦井總回風距離引風道10-15m,礦井一翼、采區回風距離總回風口10-15m,采掘工作面回風口10-15m。
4. 粉塵傳感器安裝規范
環境給傳感器造成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高溫環境對傳感器造成涂覆材料熔化、焊點開化、彈性體內應力發生結構變化等問題。對于高溫環境下工作的傳感器常采用耐高溫傳感器;另外,必須加有隔熱、水冷或氣冷等裝置。
2、粉塵、潮濕對傳感器造成短路的影響。在此環境條件下應選用密閉性很高的傳感器。不同的傳感器其密封的方式是不同的,其密閉性存在著很大差異。常見的密封有密封膠充填或涂覆;橡膠墊機械緊固密封;焊接(氬弧焊、等離子束焊)和抽真空充氮密封。從密封效果來看,焊接密封為最佳,充填涂覆密封膠為最差。對于室內干凈、干燥環境下工作的傳感器,可選擇涂膠密封的傳感器,而對于一些在潮濕、粉塵性較高的環境下工作的傳感器,應選擇膜片熱套密封或膜片焊接密封、抽真空充氮的傳感器。
3、在腐蝕性較高的環境下,如潮濕、酸性對傳感器造成彈性體受損或產生短路等影響,應選擇外表面進行過噴塑或不銹鋼外罩,抗腐蝕性能好且密閉性好的傳感器。
4、電磁場對傳感器輸出紊亂信號的影響。在此情況下,應對傳感器的屏蔽性進行嚴格檢查,看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抗電磁能力。
5、易燃、易爆不僅對傳感器造成徹底性的損害,而且還給其它設備和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因此,在易燃、易爆環境下工作的傳感器對防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易燃、易爆環境下必須選用防爆傳感器,這種傳感器的密封外罩不僅要考慮其密閉性,還要考慮到防爆強度,以及電纜線引出頭的防水、防潮、防爆性等。
5. 粉塵傳感器報警濃度
1、安裝在氣流較大處。
2、安裝在空調等振動物體旁。
3、在可燃氣體探測器周圍噴涂油漆,并噴涂大量刺激性氣體。
4、綠燈閃爍(閃爍為預熱狀態,常亮為工作狀態)時進行噴氣檢查;
5、在安裝過程中,可燃氣體探測器受到振動、跌落和撞擊。
6、可燃氣體探測器離爐子太近;
7、房間內有大量煙霧,燃氣報警器覆蓋一定量的粉塵和油煙;
8、可燃氣體檢測儀已過使用壽命等。
6. 粉塵傳感器電路圖
甲烷傳感器(也叫瓦斯傳感器,有多種量程,比如0-4%,0-100%),溫度傳感器,CO傳感器,風速傳感器,風壓傳感器,粉塵傳感器,饋電傳感器,設備開停傳感器,負壓傳感器,煙霧傳感器風筒傳感器等
7. 粉塵傳感器說明書下載
1、礦井總回風距離引風道10—15m, 礦井一翼、采區回風距離總回風口10—15m, 采掘工作面回風口10—15m。
2、回風巷距工作面 30m 內巷道風流中,報警濃度≥10mg/m3、除塵濃度≥10mg/m3。
3、 為確保傳感器能和具有代表性的微粒流充分接觸,粉塵儀最好安裝在微粒均勻分布而且呈直線流動的管道的區域。最理想的位置是一段豎直的或水平的管道。
8. 粉塵傳感器檢定規程
粉塵傳感器的安裝標準
1、回采工作面傳感器安裝位置:上隅角安裝T0傳感器;
往外10米范圍內安設T1傳感器;
在回風口10—15米處安設T2瓦斯、溫度、CO傳感器;
當回采順槽巷道大于1000米時,安裝T中傳感器。
2、開掘工作面的傳感器安設位置:在風筒出口對幫距工作面迎頭3-5米處,安設T1傳感器,距回風口10—15米處安設T2傳感器,當掘進到1000米時,安裝T中傳感器。
3、雙巷掘進期間工作面、回風流安設甲烷傳感器標準同開掘工作面的傳感器安設標準相同,另外需在兩工作面混合回風流中安設一臺甲烷傳感器。
4、開掘工作面開口5米時,可只在工作面安設T1傳感器,但巷道推進到30米起必需安設T2傳感器;
采煤工作面推進到停采線周圍,而采到T1、T2傳感器相距不足50米時,可只安設T1傳感器,但采掘工作面的斷電功效必需貫穿整個生產過程,即從開始到結尾全過程具有斷電功效。
5、采區回風巷安設甲烷、CO、風速傳感器。
6、井下各機電硐室需安設溫度傳感器,報警值≥34℃。
7、甲烷、溫度、CO傳感器應垂直吊掛,距頂板頂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側壁大于200mm。風速傳感器應設置在巷道前后10米無分支風流、無拐彎、無障礙、斷面無改變、能正確計算風量的地點,其懸掛應采取硬連接方法固定,風速檢測口應垂直于風流方向。
9. 粉塵濃度傳感器接線圖
PM2.5傳感器
PM2.5傳感器也叫粉塵傳感器、灰塵傳感器。PM2.5傳感器可以用來監測周圍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即PM2.5值大小
PM2.5傳感器可以用來檢測我們周圍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即PM2.5值大小。工作原理是根據光散射原理開發的:粒子和分子將在光的照射下散射光,同時吸收部分光的能量。當一束平行的單色光入射到待測量的粒子場上時,它受到粒子周圍的散射和吸收的影響,并且光強度衰減。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粉尘传感器设置(粉尘传感器说明书)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xb注解使用_使用JAXB的简介
- 下一篇: dynamodb java_使用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