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理论学习系列(13)-- 模块
1. 引言
Module,即模塊,是指提供特定功能的相對獨立的單元。提到模塊,你肯定就會想到模塊化設計思想,也就是功能的分解和組合。對于簡單問題,可以直接構建單一模塊的程序。而對于復雜問題,則可以先創建若干個較小的模塊,然后將它們組裝、鏈接在一起,從而構成復雜的軟件系統。
在DDD中,模塊的用途也是如此,通過分解領域模型為不同的模塊,以降低領域模型的復雜性,提高領域模型的可讀性。
2. DDD中的模塊
模塊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比較寬泛,為了正確發揮模塊的威力,理解模塊的概念就十分重要。下面我們從具體的問題著手,來嘗試說明模塊的概念。
如何對在線商城的顧客進行建模?
對于顧客來說,一般需要維護顧客的個人信息、收貨地址、支付方式。這些信息是緊密相關的,不可獨立存在。我們可以抽象出三個簡單的聚合Customer、AddressBook和?Wallet。那這些類該如何存放呢?是為每一個聚合創建一個文件夾存放還是放在同一個文件夾?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這三個聚合就是一個模塊,一個客戶模塊。通過定義一個Customer文件夾,來將相關聯的領域對象組合起來。而這個文件夾體現在C#中就是命名空間的概念。
再來看一個問題,如何設計在線商城的支付功能?
支付是在線商城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項目的成敗。一般來說,針對于支付環節,我們應該單獨放到支付子域中去處理,以維護領域的不變性,支付環節對應支付上下文,在支付上下文下,一些領域概念才能更清晰。為了提升支付體驗,我們勢必要支持多種支付方式,比如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其他銀行卡支付。在對接某一種支付方式時,我們就應該為其定義單獨的模塊,保證支付方式的獨立性。同樣,我們可以選擇通過命名空間來實現模塊化,也可以類似NopCommerce創建單獨的項目來插件化開發集成每一種支付方式。同樣,我們也可以將整個支付功能擰出一個單獨的支付模塊,以便在其他項目中進行共用。
如何集成第三方SDK?
我們知道開源的一大好處是,大牛們分享了一系列高效、實用庫或軟件,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輪子”,比如Hangfire、RabbitMQ、Dapper、Redis等等,我們可以直接開箱即用。但如果項目中集成很多的第三方SDK,如果不加以組織整理,項目的結構就會比較混亂,代碼的可讀性就大大降低。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考慮模塊化的去集成第三方SDK,通過對第三方SDK的再封裝,來完善代碼的組織結構,以達到項目中的統一調用。Abp框架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集成比較流行第三方SDK。
通過以上的舉例說明,我們可以看到模塊可大可小,每個模塊都是相對獨立的功能單元。在C#中我們可以用命名空間或單獨的項目來實現模塊。通過模塊來組織和封裝相關概念,來分解領域模型,以簡化領域模型的復雜性。
但不要將模塊與子域和限界上下文混淆。在復雜的領域模型中,為了對領域模型中進行準確建模,需要將領域模型拆分成多個子域,每個子域對應一個或多個限界上下文。在限界上下文中,可以將限界上下文中具體的領域概念分解成不同的模塊。所以,從子域到限界上下文再到模塊,應該是依次包含關系。
3. 模塊設計的原則
模塊的設計是基于領域模型的,要符合通用語言的表述。其次,模塊的設計要符合高內聚低耦合的設計思想。
3.1. 根據領域來組織模塊
模塊應該由領域的概念來組織,而不是根據通用的組件類型和模式來創建模塊。如果將所有的聚合、服務、工廠分別放在獨立的模塊中,就會有悖于DDD的設計原則,同時還會限制我們創建富有行為的領域模型。這樣設計的模塊的關注點是在當前的組件和模式上,而不是在領域上。每個模塊都應該有適當的類來建模領域的特定方面的概念和功能。
3.2. 基于通用語言
項目中的通用語言除了用來指導實體,值對象、領域服務和領域事件的的命名外,也適用于模塊的命名。使用通用語言來為模塊命名,可以清晰的反映領域中的概念,且能夠明確模塊職責。例如,領域中身份認證的概念,我們就可以以Identity來命名這個模塊。
推薦的模塊命名規范是:公司名稱.項目名稱.架構分層.限界上下文.組件類型。
比如對騰訊微信產品的朋友圈模塊的領域層可以按以下方式命名:
說到這里,你可能會想到mvc的項目結構也是基于模塊的思想,比如Models、Views、Controllers、css、js都是放在獨立的文件夾中,這其實也是關注點分離的思想,通過模塊的分割來達到關注點分離。
3.3. 高內聚低耦合
高內聚低耦合是模塊設計的重要思想,模塊內高內聚,模塊間低耦合。
一個完整的系統,模塊與模塊之間,盡可能的使其獨立存在。也就是說,讓每個模塊,盡可能的獨立完成某個特定的子功能。模塊與模塊之間的接口,盡量的少而簡單。如果某兩個模塊間的關系比較復雜的話,最好首先考慮進一步的模塊劃分,這樣有利于修改和組合。
4. 總結
模塊是對領域模型進行分解后的產物,是相對獨立的功能單元,由一系列高內聚的領域對象組成,相對聚合、實體和值對象來說是更高一層的抽象。
模塊化的思想大大簡化了領域模型的復雜性,即便于我們設計出高內聚低耦合的系統,也便于我們理解系統的設計。
而至于模塊的實現,我們既可以通過命名空間來進行分離,也可以使用單獨的項目來實現。
參考資料
What are Modules in Domain Driven Design?
相關文章
DDD理論學習系列(1)-- 通用語言
DDD領域驅動之干貨 (一)
DDD理論學習系列(2)-- 領域
DDD理論學習系列(3)-- 限界上下文
DDD理論學習系列(4)-- 領域模型
事件總線知多少(2)
DDD理論學習系列(5)-- 統一建模語言
DDD理論學習系列(6)-- 實體
DDD理論學習系列(7)-- 值對象
DDD理論學習系列(8)-- 應用服務&領域服務
DDD理論學習系列(9)-- 領域事件
DDD理論學習系列(10)-- 聚合
DDD理論學習系列(11)-- 工廠
DDD理論學習系列(12)-- 倉儲
從事件和DDD入手來構建微服務
DDD領域驅動之干貨 (一)
WeText項目:一個基于.NET實現的DDD、CQRS與微服務架構的演示案例
【DDD/CQRS/微服務架構案例】在Ubuntu 14.04.4 LTS中運行WeText項目的服務端
基于.NET CORE微服務框架 -surging的介紹和簡單示例 (開源)
剝析surging的架構思想
基于.NET CORE微服務框架 -談談surging的服務容錯降級
我眼中的ASP.NET Core之微服務
.NET Core 事件總線,分布式事務解決方案:CAP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heng-jie/p/7266557.html
.NET社區新聞,深度好文,微信中搜索dotNET跨平臺或掃描二維碼關注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DDD理论学习系列(13)-- 模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腾讯游戏使用Microsoft Serv
- 下一篇: Redola.Rpc 集成 Cons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