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吸猫"后高烧不退 背后"元凶"竟是…
對于喜歡貓的人來說,這個可愛的小動物是他們快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里養貓的人,每天回到家抱一抱貓,就能消除大半的疲憊;而外面的貓咖、貓貓咖啡館等地方也能滿足無貓人群的需求。
前段時間有媒體報道,上海一女子去寵物店“吸貓”,之后便出現了高燒、怕冷、打寒顫等癥狀,還住進了醫院的重癥監護室。經檢查,該女子感染了鸚鵡熱。
同樣是患上鸚鵡熱的一浙江女子,在看人宰殺鴨子時待了一小會,之后便出現了全身乏力、高燒等癥狀。
這兩個事例都是由鸚鵡熱引起的,那么什么是鸚鵡熱?為什么會出現在貓和鴨子的身上?以后都不能接觸這些動物了?今天都告訴你。
鸚鵡熱是感染鸚鵡熱衣原體所引起的疾病,此種病原體主要在鳥類中流行。1894年在法國巴黎傳播流行,由于當時的患者大多數有接觸鸚鵡的情況,開始把這種疾病稱為鸚鵡熱。
這之后開始出現一些非鸚鵡的鳥類傳播的肺炎的相關報道,在當時被稱為“鳥肺炎”或者“鳥疫”。1930年鸚鵡熱衣原體被科學家分離出來,此后就將由鸚鵡熱衣原體引起的肺炎稱為鸚鵡熱。
初期癥狀比較隱匿,不易被識別。主要表現為發熱、畏寒、頭疼、肌肉酸痛等普通感冒癥狀,肌肉酸痛主要為頸部及背部酸疼,也可出現關節酸痛。
之后會出現普通肺炎癥狀,比如咳嗽,多數為干咳,也可出現少許粘液痰,偶有帶血絲情況,部分會出現胸痛及胸腔積液。
嚴重者會出現憋氣、口唇發紫、呼吸困難等嚴重不適表現,胸部CT檢查可出現大片狀炎性滲出的肺炎影像;同時會合并有全身不適表現,比如惡心嘔吐、乏力、肝功能異常、黃疸、腎功能衰竭等,部分可累及心臟。
鸚鵡熱主要在鳥類動物中傳播流行,但也可以感染人類。主要通過接觸傳播或者呼吸道傳播。
接觸生病的鸚鵡或帶有病原菌的鳥類及家禽
吸入被這些鳥類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的環境空氣
吸入帶有病原菌的羽毛及塵埃
各年齡層、各性別對鸚鵡熱這種疾病都是普遍易感的。而從事家禽飼養、寵物店工作人員、獸醫師、火雞經營者、屠宰場的工人等都是高危易感人群。
文章開頭提到的"吸貓"、宰殺鴨子兩個患者,后期經過檢查都是鸚鵡熱衣原體感染。這時候很多家養寵物的朋友可能會比較擔心,我們家里養貓、家禽之類的動物是不是風險很大,很容易感染鸚鵡熱呢?
其實不必過于擔心,感染鸚鵡熱衣原體的還是相對較少,如果出現癥狀,在就診時及時向醫生提供家禽、鳥類等動物接觸史,鸚鵡熱是可以治療的疾病。
阻斷一切可能的傳染源是此疾病的主要預防手段。鸚鵡熱感染后人體很難產生持久的免疫力,疫苗預防效果不佳,因此不采用打疫苗的方式來預防此疾病。
鸚鵡熱主要由鳥類傳播,因此對于養鳥者需注意以下幾點:
①到正規寵物店購買鳥類,不隨便收養來歷不明的鳥;
②每天清洗鳥籠、鳥糞,清洗時需佩戴外科防護口罩,在清洗之前先用消毒液濕潤鳥籠、鳥糞表面,避免吸入揚起的粉塵,清洗完之后需用流動水和肥皂徹底洗手;
③當發現鴿子等鳥類動物突然死亡時,不能私自宰殺,應向防疫部門報告;
④接觸鳥類動物后出現發熱癥狀時需及時就診,并主動向醫生提供有鳥類動物的接觸史,以便醫生能及時進行鸚鵡熱相關檢查,及早作出診斷與治療。
除此之外,對于其他平時飼養寵物、雞鴨等家禽的人群,在接觸這些動物后注意用流動水、肥皂洗手,動物的毛發、糞便及時清理,不必過于恐慌,如果有發熱不適癥狀及時就診,向醫生提供動物接觸史。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一女子"吸猫"后高烧不退 背后"元凶"竟是…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2021年中国车企市值榜公布:比亚迪强势
- 下一篇: 荣耀MagicV明天发布:刷新大家对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