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门徒之二—摩拜 王晓峰:给岁月以文明
風口不會隨便眷顧一個人。因為歷史不會對默默“打怪升級”著墨,它只看結果。
????在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基地》中,除了先知謝頓貫穿全線,其他主角都是門徒。他們內在為直覺所驅動,外在被時代所推動。他們在歷史上的出場毫無征兆,卻在潮流中游刃有余。你會驚嘆,為什么是他?
????離開谷歌、微軟、IBM、Facebook、阿里、百度,告別自己過去的所有榮耀,重新走上創業之路,崇尚技術的護城河。為什么是他?新華網開辟“出走的門徒”系列,講述這樣一群科技界理想主義者的現實路徑。
?
????新華網上海11月11日電(記者葉健、周琳)10月19日,在一次交通部的官方會議上,交通部副部長劉小明公開表示,網約車無法真正緩解交通擁堵,但他對分時租賃、摩拜單車等共享經濟創新均表示認可。
????看到這條新聞時,王曉峰默默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了這條新聞,并特意突出了這句話。——對于Uber前上海負責人、現摩拜單車CEO的他來說,這句話算是將他的前塵往事牽扯到了一起。
????職業經理人出身的王曉峰,曾供職于一系列行業冠軍企業,也從這些老東家身上獲益匪淺。如今,這位出走的門徒,第一次開始了自己的大戲。
????時代的風口不會偶然選擇一個人。《商人和煉金術士之門》說,不會回頭的有四件事:說出口的話,離弦的箭,逝去的生活和失去的機會。或許還要加一個,創新者的決心。
????一個“縱向思考”的人
????雖然看起來很年輕,但是相對于很多明星企業的創業者,年近不惑的王曉峰算是資深人士了。從寶潔到谷歌,從騰訊到Uber,在所謂隔行如隔山的職場中,每次跳槽,王曉峰都會選擇幾乎截然不同的新領域,然后留下不錯的名聲。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是勤奮上進的人。
????1993年,在東北縣城的王曉峰準備高考。那時候東北很流行一個詞,“守家在地”,乍聽起來總有種“在全球最大的城市修身齊家”這樣的神秘感。然而,在聽說“92講話”后,南方即將成為改革的熱土。當時年紀不大的王曉峰就琢磨,與其等以后工作了再去南方,不如直接先去南方讀大學,這樣也算一步到位。于是,王曉峰就去了廈門大學。在當時安土重遷、以進國企為榮的故鄉,王曉峰此舉也算是另類。
????另類的背后,是一種純粹在支撐。正如很多登山者都欣賞的那句話,之所以去登山,是因為山在那里。雖然不知山路會怎么崎嶇坎坷,但是只要方向對了,總差不到哪去。
????一位熟悉王曉峰的人曾說,“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他,我覺得他很單純,做事的目標性執著、三觀之正等特質,都源于他內心的單純。因為他內心篤定,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不被這個世界所改變,所以反而能達成目標。這種人一旦選對了方向,他體內的能量是非常可怕的。”
????這種純粹,還體現在他離開Uber去創辦摩拜的轉折中。
????對于很多人來說,第一次聽說王曉峰這個名字,恐怕還是和Uber上海區總經理結合在一起的。Uber作為最近兩年風頭正勁的互聯網企業,靠著其優秀的產品設計,以及不錯的口碑,都成了很多都市白領心中很酷的品牌。當時的王曉峰,在上海也為Uber的推廣和文化塑造立下了不少功勞。
????令人意外的是,突然有一天,很多人又聽說王曉峰離開了Uber,去做了一個不甚知名的單車。當時很多人都莫名其妙,為什么離開風口上的Uber,反去做一個前途未卜的單車。更何況,當時Uber既沒上市,也沒分紅,王曉峰這一走,要損失多少錢啊?
????但是,王曉峰就是走了,而且一消失就是很久。
????后來,當他在走進大家的眼線時,大家才發現原來他做的不是一個品牌單車,而是可以共享的都市單車,有人就直接定義摩拜是自行車版的Uber。
????對于這種轉變,王曉峰則淡淡地表示,“共享單車會天然地改變上百萬人的交通方式,這種有社會意義的事情,特別能激勵人。”
????科學上說,不同的個體在大腦主管感覺(比如觸覺、視覺等)的區域上結構很相近,而主管控制和注意力區域的結構卻大不相同。換句話說,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吃”,卻用不同的方法“想”。
????如果說思維的方式也有縱向、橫向之分,那王曉峰無疑是那個“縱向思考”的人。當他開始做單車,他渾身每一個細胞都似乎在訴說這個詞——他幾乎每天不眠不休地,在各種社交網絡上去回復人們對摩拜單車的疑問。這件事情大概要占用他絕大多數個人時間,如果還有個人時間的話。
????“前兩天看到一對情侶圍著一輛摩拜單車在吵架,原來,男生在教女生騎車,但總教不會,男生覺得女生笨,女生抱怨男生不耐心。你覺不覺得這種場景特別溫馨和可愛?”——如果說要為獲得感下一個定義,當回答“為什么做摩拜時”王曉峰的這個回答和表情,就是實在的獲得感。
????直覺之外的“經驗值”
????在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基地》中,除了先知謝頓貫穿全線,其他主角都是門徒。他們內在為直覺所驅動,外在被時代所推動。他們在歷史上的出場毫無征兆,卻在潮流中游刃有余。你會驚嘆,為什么是他?
????這并非幸運。因為歷史不會對默默“打怪升級”著墨,它只看結果。
????梳理王曉峰在加入摩拜之前的簡歷,也算是青年才俊典型就業地圖,就職單位基本都是行業第一。在這些行業冠軍企業的工作經歷,也讓這些企業的價值觀深入王曉峰此后的創業中。
????王曉峰的第一份工作是寶潔,在90年代的中國,寶潔作為快銷品的王者,簡直就是銷售人才的黃埔軍校,為后來的中國快銷品崛起培育了一批領軍者。王曉峰在寶潔的工作,留給他的深深烙印就是,“Do The Right Thing, And Do It Right”(做正確的事,以及正確地做事)。顯然,目標正確和手段正確被視作同樣重要。
????所以,如果說王曉峰創辦摩拜之初,是基于認同摩拜是一件正確的事,那么他不斷地打磨單車,就算是正確地做事。也正因此,對于有人不停折騰摩拜的二維碼,甚至有人有目的地整天用噴霧去毀壞二維碼,王曉峰表述很不理解,甚至很困惑。
????至于什么才叫正確地做事,谷歌給出的答案也讓王曉峰印象深刻。
????作為昔日谷歌在上海的第一位員工,谷歌向員工傳遞的方法論是,“用聰明的辦法解決問題,要么不做,要么就要比別人好十倍”。而作為騰訊搜搜干了3年的經歷,騰訊業界知名的產品意識也讓王曉峰受益匪淺。所以,摩拜最初對單車“產品至上”的理念或許源于此。
????在摩拜剛進入市場時,每個人都在質疑,這個互聯網企業的資產這么重!可如今半年過去,面對“摔不爛、淋不銹、騎不壞”的這款單車,每個人都在驚嘆,這個互聯網企業的資產這么重。
????為了打磨好這款單車,王曉峰做了很多淘汰。不僅直接在江蘇自建了個工廠,自己設計、自己研發、自己生產。而且對于單車的每個細節,都是按照4年的使用壽命來是設計。比如不用打氣的獨家實心輪胎、不會掉鏈的內置鏈條、不用鑰匙的二維碼解鎖、內置GPS的設計、一體化的金屬車身……因為新的應用場景,摩拜為了讓自行車可以自由共享、無需停車點,幾乎重新設計了一遍自行車。為了找到最合適的輪胎,他們同時在用3個版本的輪胎。
????至于半小時1元的價格,也經過細心打磨過。在試運營期間,當時摩拜考慮過半小時2元的定價。本來他們覺得這個價格比地鐵還低,應該大家都能接受,但是另他們沒想到的是,還是有人看到這個價格后,會稍微掂量一下。
????“那干脆就降到1塊錢吧,讓大家不假思索就可以去嘗試。雖然只差了1塊錢,但心理上的感覺卻完全不一樣”,王曉峰說。
????后來,為了進一步拉低價格,摩拜又推出了0.5元半小時的lite版。價格更低的輕騎版摩拜單車,也開始像雨后春筍般地出現在大街小巷。
????“給歲月以文明”的未來
????在經過一番打磨后,摩拜單車4月份在上海首發至今,雖然才剛剛滿6個月,但是其風靡的速度卻可謂神速。更令人稱奇的是,摩拜幾乎沒有在廣告上花一分錢。
????不過,如果回顧王曉峰老東家們,會發現他和老東家們是如此類似。比如,即使當谷歌風靡全球時,它其實也沒有經過推廣,只是靠著口碑口口相傳;同樣,騰訊以及Uber,其早期推廣也幾乎是靠著用戶自發推薦,而企業本身都沒有花廣告錢。這種多少創業企業都夢寐以求的“病毒式傳播”,一方面固然與產品力有關,但是另一方面也與激活了用戶的“參與感”有關。
????當時還在Uber工作時,幾乎沒有什么營銷預算的王曉峰就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不花錢的情況下,讓更多人知道和喜歡Uber。這個問題,當初雷軍也同樣拋給了黎萬強,后者在一番嘗試后,讓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小米快速走俏,最后總結出了“參與感”的心訣。實際上,Uber也同樣如此。
????在Uber發展的初期,各種關于Uber的段子、甚至聲援Uber的文章,都是來自于Uber的用戶,甚至很多用戶都覺得用這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同樣,類似的現象如今又被王曉峰復制到摩拜身上。
????而且,比法律身份一直尷尬的Uber更給力的是,這一次摩拜單車不僅得到了用戶的追捧和青睞,而且還得到了政府的鼎力支持。上到交通部領導,下到上海市及區縣領導,無不對此推崇有加。有些區也積極引入,并為此保駕護航。如今摩拜的風頭之盛,甚至會讓很多人忘了,這其實只是一款才發布半年的產品。
????當然,創業維艱。我們看到的只是摩拜單車的高歌猛進,我們沒看到的是王曉峰的殫精竭慮。王曉峰告訴記者,現在每天的工作時間大約有16到18個小時,基本上每天要見10個人左右,9月光電話就打了3000分鐘,還出了至少10趟差。在記者下午去采訪時,來不及吃午飯的王曉峰,一袋奧利奧就是他的午餐。
????盡管在資本市場非常搶手,摩拜面臨的挑戰依然巨大。這其中,有來自盈利的懸案,一位放棄投資摩拜的投資人就告訴記者,在反復計算摩拜的成本和價格后,認為收回成本都很有挑戰性,更談不上做成一項賺錢的生意。還有來自公序的挑戰,被惡意破壞二維碼、偷竊,甚至有人把車扔進了黃浦江。更有運營中的瑕疵,用戶體驗不佳、押金規則不明。
????不要忘記,幾乎任何一個解決了痛點的創新,市場的回饋總是苛刻的。
????有兩句話或許很能印證在摩拜上:《三體》中大劉借主角羅輯之口中說了一句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對于現在,面對“最后三公里”的痛點、大城市的霧霾和擁堵,與其隔岸觀火,指望政府部門出手,不如自己先行先試。
????《基地》中阿西莫夫借謝頓之口說,“我們一直在堅持做一些不可能的事”。對于未來,老東家的經驗或許已不再有用,在必須要打破慣性思維的全新領域,摩拜還可以做什么,需要王曉峰自己去探索了。
轉載于:https://my.oschina.net/ZZKAJ23/blog/885252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出走的门徒之二—摩拜 王晓峰:给岁月以文明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区块链---双花问题
- 下一篇: qlabel文本改变信号_改变人类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