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化与创新
項目做完有種終得解脫重獲新生的感覺,滿心歡喜的策劃著我的旅游和shopping,然而調休的大好心情被不期而至的滂沱大雨一掃而盡,在雷聲陣陣中看電影吃零食雖是無奈之舉回想也不失一種享受,再次重溫了《肖申克的救贖》對其中的體制化有了新的理解。
以前在上海工作的時候,是一家只有二十多人的小公司,感覺就是做技術的十幾個人湊在一起做事情,什么事情都是開個會商量一下就執行或者更干脆的老板一句話我們照著去做,沒有成形的體制化,制度化的概念。那時候就在想將來有一天一定要走出這個小地方去個大公司見識見識,要去一個有正規的測試團隊的公司不想再一個人孤軍作戰,要去學習,經歷完整的測試流程。然后有機會參與進了現在這個大集體,面對幾千人的開發團隊,一系列的流程,評估體系有些不知所措了,起初有那么一點點的抵觸,不禁感慨這也是一個圍城。
一直都沒有靜下來想過這種感覺源于何因,電影里面那句經典的臺詞提醒了我。雷得說:“監獄里的高墻實在是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這就是體制化。”。請允許我姑且把這個體制化狹隘的簡單的理解成公司的流程吧。這么大的一個團隊如何有效,高效的協作完成工作,必定有一些規章制度流程來約束。然而我認為遵循這些規章制度是最基本的要求,你應該去發現他的不足和局限,嘗試著去改進它優化它,這也正是團隊倡導的創新文化吧。沒有一種制度一種流程是完美的完善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嘗試,慢慢的固化一些優秀的因子,逐漸的淘汰一些陳舊的因素,如此不停的推進。或許會有反復,或許會有失敗,那又何妨呢。我們不應該被這種體制化的東西禁錮,我們要打破它,切記成為“溫水里的青蛙”,一味的適應它,只能讓你的惰性越來越強,試著去推動制度流程的完善,學著擁抱變化。
那我就拋磚引玉,以用何種方式來寫測試用例為切入點吧。有的公司用excel,word來寫測試用例,成本比較低,比較直觀,其實一個人用用也還好,但是人多同時參與局限性就來了。有些公司用qc來寫用例,它是基于web的測試管理工具,可以系統地控制整個測試流程,規范和簡化測試用例的書寫,跟蹤和管理bug……,相信你能比我說出更多的優點,但是個人覺得有些規則復雜的用例,前置條件比較多的用例,用qc表達起來遠沒有Excel來的直觀。具體選用哪種方式要綜合權衡公司,項目,個人喜好等多方因素這里不做討論。前幾天公司舉行的測試用例比賽,為的就是不斷優化這個流程,找出更適合公司環境的工具和方式吧。就這么簡單,每個人關于體制流程方面的一個小小建議,可能推動公司體制流程改善的一大步。體制化就是這么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不可或缺的,在另一種程度上又是要不得的,幸虧有了創新這個相輔相成的好兄弟才能有章可循常變常新的走下去。
總結
- 上一篇: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matlab实验,基
- 下一篇: javascript 域名合法性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