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如何在繁重工作中找到发展的力量?
原標題:青年教師,如何在繁重工作中找到發展的力量?
全文長 14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2 分鐘
教師發展在根本上有賴于教師個人自主發展意識的覺醒,以及在閱讀、“明師”和“共同體”的引領之下,確立人生追求與目標,養成終身學習和反思的習慣,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資本”,達到對教育及自身的更深理解,最終實現自身及專業活動素質的提升。
作者 | 段艷霞 福建省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
原標題 | 《喚起從教初心重拾教學勇氣》
近日我接到一位青年教師的電話,她對自己的成長現狀不滿,工作7年了,感覺很累、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在哪里,希望我給她一些建議。
這位教師遇到的問題,也是當下許多青年教師面臨的職業困境。
20多年前,我畢業之初也曾遇到過這樣的困境。
所幸在迷茫和困頓中我沒有放棄,經歷了6年多沉思與探索,終于找到一條專業成長之路。
我想通過自己的經歷,聊聊青年教師如何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發展的力量。
1. 持續的閱讀
讓我從職業困境中走出來的是“書”的指引。有時候,讀一本好書可以開啟一段新的人生之路。
2003年,我讀到葉瀾教授的《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一書,書中提到的“自我發展意識在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深深觸動了我,喚醒了我對專業發展的意識,也使我重新面對自我發展問題。
此后,我又陸續閱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靜悄悄的革命》《教師自主發展論——教學研同期互動的教職生涯研究》等書,引導我一步步走上探索職業幸福之路。
2. 開展自我對話,不斷認識自我
我們做好工作的能力,源于對“自己是誰”的認識。只有對自己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在工作中發揮潛能。
最初,我通過寫日記疏解心中的苦悶,與自己開展對話,反復追問自己:我的優勢在哪里?不足在哪里?這份工作是否適合我?如果不適合,我是否有能力離開……
不斷與自我對話使我認識到,我并非不喜歡自己的職業,只是沒有找到適合的研究方向,同時研究能力也不足。
認識到問題所在,我便沉潛下去尋找各種機會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3. 主動尋求“明師”引領
許多教師都期待得到“名師”指導,奈何“名師”難求。
但當我們打開思維、轉換思路會發現身邊有許多值得學習的“明師”。
這里的“明師”指那些“心里明白的教師,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生活的目的和意義,也知道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這里的“明師”,不僅指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或專業機構的研究者,其他領域知識和技能的行家里手、道德楷模、賢達人士也可以是引領我們成長的“明師”。
我發現,當我們打開自己,懷揣一顆好學上進的心,就會不斷遇見“明師”。
4. 與志同道合的伙伴組建共同體
在專業成長的探索中,一次我聆聽了廈門市教育局原副局長任勇的講座,他提到年輕時與一群教師組織了“周末論教”活動,當年那批青年教師后來成長出一批教育局長、校長和特級教師,這給我極大的啟發。
當我向身邊伙伴發出一起成長的邀請時,我們發現了彼此。
我們結為成長共同體,利用周末共讀經典、對話交流、追尋“明師”,成為行動研究者,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教師發展在根本上有賴于教師個人自主發展意識的覺醒,以及在閱讀、“明師”和“共同體”的引領之下,確立人生追求與目標,養成終身學習和反思的習慣,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資本”,達到對教育及自身的更深理解,最終實現自身及專業活動素質的提升。
你認為呢?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青年教师,如何在繁重工作中找到发展的力量?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原创:郑秀文许志安罕见同框?他俩放下了,
- 下一篇: 人真的会“心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