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而泰BigTao6000网络测试仪使用说明
???? BigTao6000網(wǎng)絡測試儀使用說明
一 準備工作:
?? 1簡介??? 略;
?? 本例測試交換機2千兆個端口(偶數(shù)口)在研發(fā)測試模式下的吞吐量
? 2,測試儀器拓補圖及實物圖:
1打開儀器電源,開機之后出現(xiàn)如下畫面:其中TeleManager是加載的測試卡,不要關閉這個界面,最小化可以了。
3,連接儀器和設備,如下圖。
測試階段:
1,? 測試交換機兩個接口在研發(fā)模式下的操作說明。
?
2 測試
2.1研發(fā)測試模式
2.1.1儀器通電啟動之后把TeleManager最小化,打開TeleExplorer研發(fā)測試界面,如下圖。
*其中file是可以獲取文件,假如你之前有測試配置數(shù)據(jù),并且保存下來,當又重新測試時可以選擇獲取之前的配置文件。
2.1.2:打開Resource Setup,出現(xiàn)如下界面:
這里主要是設置板卡與機箱的連接和板卡上端口和交換機端口的連接。
開始圖標顯示紅色,表示未連接,右鍵Chassis1(BigTao6000):127.0.0.1,出現(xiàn)如下對話框,點擊第二個Chassis Connect是連接板卡和機箱。如下圖。
連接之后會顯示藍色,代表已經(jīng)連接。點擊前面的+號顯示子目錄。這時只是連接了板卡和機箱,測試時我們用的是板卡1:Card1 : P6016C 16xGE Copper,點開Card1 : P6016C 16xGE Copper前面的加號顯示這個板卡的所有端口。但是板卡上的端口和交換機的端口還未連接。如下圖。
板卡上的每一個端口都有一個標識符,Port1代表的是Card1板卡的1端口,以此類推,現(xiàn)在我們用的是端口1和端口3,所以只需配置這兩個端口就ok了,其他如果配置會浪費板卡的資源。所以用哪個端口就配置哪個端口。
右鍵Port1彈出對話框,點擊Port Reserve表示端口1連接。端口1和交換機連接,前面的圖標會變成藍色,(假如端口1沒有連接交換機或者網(wǎng)線不通則前面圖標顯示紅色),如下圖
下圖狀態(tài)表示板卡的端口1和交換機的端口已經(jīng)連通,
? ff-ff-ff-ff-ff-ff 表示初始化的MAC地址。后面是需要手動配置的。
同理,板卡的端口3配置跟端口1是配置操作是一樣的。如下圖:
這個Resource Setup的配置頁面已經(jīng)完成。可關閉可最小化。
2.1.3 在打開Transmit Setup,這里是設置板卡端口跑流的一些設置。因為在剛才的Resource Setup里面已經(jīng)連接上板卡了,所以打開這個界面之后就是已經(jīng)連接上,顯示藍色,點擊前面的+號顯示板卡的各個端口。如下圖:
點擊一些Port1 ,表頭目錄的Stream Add會由不可操作的灰色變成成可操作的亮色。點擊Stream Add出現(xiàn)如下畫面:
這里主要是添加測試流,根據(jù)MAC來確定發(fā)送數(shù)據(jù)包和收數(shù)據(jù)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并且設置數(shù)據(jù)包的類型和包的大小。
在General里面:
Stream Name? 這是是端口的名稱, 可改。
Stream Count 是端口序號。
我們設置主要在Fream Length(withot 4 bytes FCS)對話框里,Length Type 是表示包的種類:
?*Fixed是固定包,可以設置64 byte、128byte、512byte、1024byte、1514byte等固定包。
*Random是隨機包,可以設置從MIN 到MAX之間的隨機包,一般測試穩(wěn)定性用隨機包。
*Increment 表示遞增包,設置方法和隨機包一樣,是從MIN一直遞增到MAX。
本次測試時采用的隨機包。
如下圖已設置完吞吐量測試中發(fā)包大小:
在這個界面中點擊Ethernet出現(xiàn)的對話框:
這里是設置端口的MAC地址的。可以設置10位的一個mac地址。
一般設置最簡單的就好,
Destination MAC是指目的MAC,就是Port3的MAC地址。
Source MAC 是源MAC地址,就是Port1的MAC地址。
在本例設置port1 的
Destination MAC?? 00-00-00-00-01
Source MAC??????? 00-00-00-00-02
設置完之后點OK完成。
同理 ,port3設置與port1設置類似,(但是包的類型可以與port1不相同,因為是全雙工模式)但是一般都是設置成相同的模式。
而Port3里面Ethernet 填寫的MAC地址和Port1中的正好相反。
Destination MAC?? 00-00-00-00-02
Source MAC??????? 00-00-00-00-01
點擊ok。
因為是兩個端口之間收發(fā)包,所以port1的源地址就是port的目的地址。
????????????????????????? Port1中的目的地址就是port3中的源地址。
設置好之頁面是這樣的:
其中%Utilization是代表線速,表示交換機的轉發(fā)能力。一般設置為100%。(如其他設備線速100%測試丟包率太大,則可靠考慮適當下調)
小知識:
達到線速標準的設備,避免了非線速設備的轉發(fā)瓶頸,稱作“無阻塞處理”。即廠商標稱交換能力大于設備上所有類型各個接口的帶寬總和的2倍(全雙工)。需要說明的是通常二層線速指的是交換能力,單位Gbps千兆比特每秒(背板帶寬單位) ;三層線速指的是包轉發(fā)率,單位Mpps百萬包/秒(million packets per second)
設置已經(jīng)完成。點擊表頭左上角的Start transmit & statistics 開始測試。
(也可以不再這里點Start transmit & statistics?? 在下個頁面Statistics也可以點擊Start transmit & statistics運行)
2.1.4 再打開Statistics對話框,如下圖:
因為剛才在Transmit Setup已經(jīng)點了開始了,所以這個頁面里面的端口都已經(jīng)在運行了。
點擊Chassis1(BigTao6000):127.0.0.1前面的+號,出現(xiàn)如下畫面已經(jīng)表示測試完成了最后一步,最后看總的收發(fā)包幀數(shù)port1的TX Total Frames應該和port3的RX Total Frames相對應。
之后手動點擊頁面上的Stop transmit & statistics 停止,數(shù)據(jù)可以保存為Excel文件。
工廠模式測試? ;
關閉上述測試窗口。打開TeleATT窗口:
出現(xiàn)如下界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信而泰BigTao6000网络测试仪使用说明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