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协议与交换技术——RIP和EIGRP
路由協議與交換技術(二)
RIP:
RIP是使用最廣泛的距離矢量路由選擇協議,其度量值基于跳數,每經過一臺路由器,跳數加1,RIP算法優先選擇跳數最少的路徑。允許最大跳數為15,任何超過15的跳數均標記為不可達。每隔30s向UDP端口520發送一次路由廣播,廣播自己的全部路由表。容易造成網絡廣播風暴,只適用小型網絡。
RIP協議封裝協議:UDP
端口號:UDP520端口
度量值:到達目的網絡的最小跳數
最大跳數:15
最大距離:15
管理距離:120
更新計時器:30s
超時計時器:180s
等價路徑(負載均衡):默認4條,最大6條
RIPv1和RIPv2的區別:
RIP為解決路由環路采用的措施:
定義最大跳數:距離矢量路由算法可以通過ip頭部的生存時間(TTL)來糾錯。
水平分割:路由器從某個接口接收到的更新信息不允許再從這個接口發回去。能夠阻止路由環路的產生,減少路由器更新信息占用的鏈路帶寬資源。
路由中毒:將不可達網絡度量值置為無窮大,而不是從路由表中刪除這條路由表項,并向所有鄰居路由器發送此路由器不可達信息。
毒化逆轉:路由器從某個接口上接收某個網段的路由信息后,并不是不往回發送信息,而是將這個網段的跳數設置無限大,再發送出去。
抑制計時:當路由器收到一個網絡不可達信息后,標記此路由不可訪問,并啟動抑制計時器,如果在抑制計時器期間沒有收到更好的路由更新信息,就會向其他路由器發送此路由不可訪問,反之,如果收到鄰居發來的此路由可達,就標記為可以訪問。
觸發更新:當檢測到網絡故障時,路由器立即發送更新信息給鄰居路由器,依次傳播整個網絡。
RIP配置的常用命令:
啟動路由協議RIP
Router(config)#router rip
定義版本號,默認為1
Router(config)#version {1|2}
分發默認路由:
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將這個默認路由通過IGP傳播出去,任何和這個路由器屬于一個IGP自治域的都會學到這個默認路由 )
配置默認路由:
ip route 0.0.0.0 0.0.0.0(僅本機擁有)
EIGRP:
EIGRP(增強型內部網關路由協議),思科路由器私有平衡混合型高級距離向量路由協議,源于距離矢量路由協議IGRP,增加了鏈路狀態型路由協議的特征,融合了距離向量和鏈路狀態兩種路由協議的優點,支持ip、ipx、AppleTalk等多種網絡層協議。
EIGRP特點:
FD:Feasible Distance(可行性距離),指路由器到達目的網絡的最小度量值。
AD:Advertised Distance(通告距離)也稱報告距離(Reported Distance,RD),從鄰居去往目的網段的距離,由下一跳鄰居路由器公布。
EIGRP的5種數據包:
EIGRP形成鄰居的條件:
相互連接,彼此運行EIGRP
相同自治系統
相同度量標準(K值)
DUAL算法:
DUAL算法總是為目標網絡找一個后繼和可行后繼,如果后繼丟失,使用可行后繼作為后繼。如果沒有可行后繼,開始向所有鄰居查詢,以尋找后繼和可行后繼。
EIGRP度量值計算:
EIGRP度量值包括帶寬、延遲、負載、可靠性。默認使用帶寬和延遲。
計算公式:
默認情況下:Metric = Bandwidth + Delay
其中,Bandwidth = 1000 0000 /所經由鏈路中入口帶寬的最小值(kb/s),Delay = 所經由鏈路中入口的延遲之和 / 10 (單位μs)
EIGRP常用命令:
啟動EIGRP:
R(config)#router eigrp AS號(1-65535)
通告直連網絡:
R(config-router)#network 網絡地址
關閉自動匯總:
R(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手動匯總:
R(config-router)#ip summary-address eigrp AS號 網絡地址
顯示鄰居表:
R#show ip eigrp nei
顯示拓撲表:
R#show ip eigrp top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路由协议与交换技术——RIP和EIGRP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欧盟投票反对
- 下一篇: 美国原版XP 开机和关机 两个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