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事务中的CAP理论
CAP的含義:?
C:Consistency 一致性 同一數據的多個副本是否實時相同。
A:Availability 可用性 可用性:一定時間內 & 系統返回一個明確的結果 則稱為該系統可用。
P:Partition tolerance 分區容錯性 將同一服務分布在多個系統中,從而保證某一個系統宕機,?仍然有其他系統提供相同的服務。
CAP理論告訴我們,在分布式系統中,C、A、P三個條件中我們最多只能選擇兩個。那么問題來了,究竟選擇哪兩個條件較為合適呢??
對于一個業務系統來說,可用性和分區容錯性是必須要滿足的兩個條件,并且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業務系統之所以使用分布式系統,主要原因有兩個:?
提升整體性能 當業務量猛增,單個服務器已經無法滿足我們的業務需求的時候,就需要使用分布式系統,使用多個節點提供相同的功能,從而整體上提升系統的性能,這就是使用分布式系統的第一個原因。
實現分區容錯性 單一節點 或 多個節點處于相同的網絡環境下,那么會存在一定的風險,萬一該機房斷電、該地區發生自然災害,那么業務系統就全面癱瘓了。為了防止這一問題,采用分布式系統,將多個子系統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機房中,從而保證系統高可用性。這說明分區容錯性是分布式系統的根本,如果分區容錯性不能滿足,那使用分布式系統將失去意義。
此外,可用性對業務系統也尤為重要。在大談用戶體驗的今天,如果業務系統時常出現“系統異常”、響應時間過長等情況,這使得用戶對系統的好感度大打折扣,在互聯網行業競爭激烈的今天,相同領域的競爭者不甚枚舉,系統的間歇性不可用會立馬導致用戶流向競爭對手。因此,我們只能通過犧牲一致性來換取系統的可用性和分區容錯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分布式事务中的CAP理论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分布式事务中的2PC
- 下一篇: 分布式事务中的Base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