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里,谁的不可代替性最强
前言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工資(或產出價值)不是在于你工作的時候投入了多少勞動時間,而是在于你對于公司有多強的不可代替性”。
另一個用來說明不可代替性的問題就是“唐僧四師徒(包括白龍馬就五個人了)”的裁員問題,最后的答案不是裁掉豬八戒就是裁掉沙僧,不管答案怎樣,每個人的觀點怎樣,這個問題就是團隊中討論“成員的不可代替性”的問題。
那么,在公司里,誰的不可代替性最強,誰的不可代替性最弱呢?本文來瞎幾把扯一下。
老板、大投資人的不可代替性一定是最強的
要說是公司誰的不可代替性最強,那所有的人想到的一定是老板,對,確實是如此。
對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個體工商戶來說,是沒有“投資人”這個概念的,那個時候都是拿著自己的錢開個小店或者小廠做生意,一般都是夫妻店、家族廠起家。
對于很多傳統公司來說,特別是非上市融資公司,這些公司本來就是老板帶著自己家人掏錢一手創立起來的,即使從原來的小廠變為現在的公司制,也是老板自掛董事長、總裁,老婆掛副總裁,家人或親信掌握采購、財務等一切可以接觸到錢的職位,開個董事會就和開一個家庭會議一樣。在這種情況,老板可以完全掌握住一個公司,老板就是公司里說一不二的“土皇帝”,不可代替性當然是最強的,誰能代替他…
但是,一旦公司上市,就會開始通過發行公司債券和公司股票公開募集市場資金,這樣,原來的家族式公司架構會慢慢變為股份制公司,通過將一些股份賣給投資人或投資機構,老板手里的股權會慢慢被稀釋,老板對公司的絕對控制也會變為相對控制,完全的不可代替性也會變為相對的不可代替性。畢竟,在現代的股份制公司來說,創始人或CEO的不可代替性雖然強,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可代替,喬布斯這么牛掰還被踢出過蘋果公司(當然后來又回歸蘋果),阿里沒了馬某人也可以正常運轉。
隨著股份有限公司的興起(一方面很多傳統公司慢慢變為股份有限公司,另一方面許多新成立的公司一開始就是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是互聯網行業),大投資人、大投資機構在公司的話語權越來越重,在公司制度中逐漸獲得了與老板一樣強大的話語權和不可代替性,畢竟在這個“資本為王”的時代,有錢才是老大,花著別人的錢總得給別人一個董事會席位。
由創始元老和新興員工組成的各個部門老大的不可代替性其次
公司的中層部門老大這些人要么來自聯合創始人,要么來自后期進入公司的年輕人。如果行業和公司發展越慢,那么部門老大中老員工占比越大,反之,如果行業和公司發展越快,那么部門老大中年輕人占比越大。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在公司里,谁的不可代替性最强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交多个朋友不如交一个朋友
- 下一篇: 为什么公司的HR这么牛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