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识计算机硬件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第二章 认识计算机硬件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第一講 認識計算機主板一、主板的結構1、主板結構分類(2)AT、Baby-AT型(2)ATX型(3)Micro ATX板型(4)LPX、NLX、Flex ATX板型(5)EATX、WATX板型(6)BTX板型2、ATX結構主板的特點(1)主板幾何尺寸為30.5cm×24.4cm(2)采用7個I/O插槽,CPU與I/O插槽、內存插槽位置更加合理(3)優化了軟硬盤驅動器接口位置(4)提高了主板的兼容性和可擴展性(5)采用上增強的電源管理,真正電腦的軟件開/關機和綠色節能3、BTX結構主板的特點(1)擁有性能更好的散熱系統(2)更合理的內部結構(3)更科學的主板螺釘安裝孔(4)更豐富的電源供應模式二、主板芯片主板的核心是芯片組,也稱為控制芯片組,通常分為北橋芯片和南橋芯片。1、北橋芯片CPU的類型、主板的系統總線頻率,內存類型、容量和性能、顯卡插槽規格是由北橋芯片決定的。北橋芯片一般位于CPU插槽的附近。2、南橋芯片擴展槽的種類和數量、擴展接口的類型和數量(USB、IEEE1394、串口、并口和筆記本地VGA輸出接口)等由南橋芯片決定。南橋芯片一般位于PCI插槽的附近。三、BIOS芯片一般情況下,BIOS是主板上唯一貼有標簽的芯片。1、BIOS的含義BIOS的中文含義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是一組被固化到電腦中,為電腦提供最低級最直接的硬件控制的程序,是連通軟件程序和硬件設備之間的樞紐,負責解決硬件的即時要求,并按照軟件對硬件的操作要求進行具體執行。2、BIOS中主要存放的內容(1)自診斷程序(2)CMOS設置程序(3)主要I/O設備的驅動程序和中斷服務3、BIOS的功能(1)自檢和初始化程序(2)程序服務處理和硬件中斷處理4、BIOS自檢過程機器加電進行POST自檢(CPU、內存、ROM、顯卡、串并口等),發現錯誤(嚴重錯誤:停機,非嚴重錯誤:給出提示或聲音報警)初始化(創建中斷變量,設置寄存器,外設初始化和檢測)讀取引導記錄引導操作系統5、程序服務處理程序服務處理是為應用程序和操作系統服務,與輸入/輸出設備有關。BIOS通過端口發出命令,向各種外部設備傳送數據以及接收數據,使程序能夠脫離具體的硬件操作。6、硬件中斷處理硬件中斷處理主要處理PC硬件的需求,主要通過調用中斷服務程序來實現。四、主板插槽1、內存插槽內存插槽一般分為以下3種。(1)SIMM用于早期的FPM和EDD DRAM,數據位寬包括8、16和32位,分為30pin和72pin兩種。(2)DIMM分為SDRAM DIMM(168pin,2個卡口)、DDR DIMM(184pin,1個卡口)、DDRII DIMM(240pin,1個卡口)。(3)RDMM用于RDRAM內存條,184pin,2個卡口。2、PCI-E插槽PCI-E是最新的總線和接口標準,原名為3GIO,采用點對點的串行連接,能夠支持熱插拔,具有較高的數據傳輸帶寬,目前最高可達10Gbps以上??梢杂脕磉B接網卡、聲卡和顯卡等。PCI-E 1×的傳輸速度為250MB/s。目前主板一般采用PCI-E 16×插槽連接顯卡。3、PCI插槽PCI插槽是基于PCI局部總線的擴展插槽,主要用來連接各種板卡,如聲卡、網卡等。顏色一般為乳白色。4、CPU插座不同類型的CPU具有不同的CPU插槽。常見的CPU插槽分為以下四種:(1)Socket478插槽適用于Pentium 4、Celeron和Celeron D處理器。(2)Socket754插槽適用于低端的Athlon 64和高端的Sempron系列的處理器。(3)Socket939插槽適用于高端的Athlon 64和Athlon 64 FX處理器。(4)LGA775插槽適用于單核的Pentium 4、Pentium4 EE、Celeron D,以及雙核的Pentium D和Pentium EE等CPU,Core架構的Cornoe核心處理器。5、硬盤接口硬盤接口分為IDE、SATA、SCSI和光纖雙接口四種。區別:IDE接口的硬盤多用于家用產品,部分也用于服務器;SCSI接口的硬盤則主要用于服務器市場;光纖通道只在高端服務器上,價格昂貴;SATA接口正處于市場普及階段,在家用市場中有著廣泛的前景。·IDE接口:是一個40針的接口,每個IDE接口可連接兩個IDE設備,且設備有主、從之分?!ATA接口:是一個7針的串口,一般位于南橋芯片附近。SATA總線具有較強的數據糾錯能力,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具有結構簡單、傳輸速度高、支持熱插拔的優點。提示:一個SATA接口只能連接一個硬盤?!CSI接口: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有應用范圍廣、多任務、帶寬CPU占用率低,以及支持熱插拔等優點?!す饫w接口:光纖通道只在高端服務器上,價格昂貴。五、主板外部接口1、PS/2接口:紫色的接鍵盤,綠色的接鼠標。2、HDMI接口: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通過一條線纜傳輸高清晰、全數字的音頻和視頻內容,一般用于連接高清數字電視等。3、SUB接口:也成VGA接口,用于連接顯示器,傳輸的是模擬信號。4、DVI接口:用于連接顯示器,傳輸的數字信號。5、RJ-45接口:網線接口。6、USB接口:通用串行總線接口,4芯,一個USB接口最多可連接127個USB設備,支持熱插拔,可獨立供電,傳輸速率比COM串行接口和PS/2接口快。用于連接U盤、移動硬盤、音響、打印機、數碼相機、鼠標、鍵盤等。USB2.0的數據傳輸率為480Mb/s。7、LPT接口:并行接口,可同時傳輸多位數據,25針D型接口,用于連接針式打印機、掃描儀等,傳輸速度較快,用于短距離的通信。8、COM接口:串行接口,一次只能傳送一位數據,9針,用于連接大口鼠標及外置MODEM,傳輸速度較慢,但傳送的距離較長。9、IEEE1394接口:俗稱Firewire火線接口,是目前傳輸速率最高的外設接口。且支持熱插拔,能連接多個不同設備,支持同步數據傳輸。10、音頻接口:連接音箱、麥克風等。*(%)^*&!*第二講 認識CPU一、CPU的主要性能指標1、主頻主頻也叫時鐘頻率,單位M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速度。平時我們指的Pentium 4 3.2GHz是指CPU的主頻為3.2GHz。2、外頻外頻是CPU的基準頻率,早期計算機中,內存與主板之間同步運行的速度等于外頻,目前的計算機系統中,兩者完全可以不相同。3、前端總線(FSB)頻率前端總線是將CPU連接到北橋芯片的總線。CPU就是通過前端總線連接到北橋芯片,進而通過北橋芯片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總線頻率越大,CPU與北橋芯片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強。4、倍頻系數倍頻系數是指CPU主頻與外頻之間的相對比例關系,CPU主頻=外頻×倍頻系數。5、緩存緩存又稱Cache,是一種速率比內存更快的存儲器,通常集成在CPU內部,CPU讀取數據先在緩存中查找;若沒有再從內存中讀取,同時將該數據調入緩存,以后讀取時無需再調用內存,提高了數據的訪問速度。CPU內部寄存器-L1 Cache-L2 Cache-L3 Cache-內存二、CPU指令集1、MMX指令集:多媒體擴展指令集,主要用于增強CPU對多媒體信息的處理能力,提高CPU處理3D圖形、視頻和音頻信息的能力。2、SSE/SSE2/SEE3/SEE4系列指令集。3、3D Now!擴展指令集:有AMD開發,主要用于3D游戲。4、X86指令集:提高了浮點數據處理能力。5、EM64T指令集:Intel公司64位內存擴展技術,擴展內存尋址能力。6、CISC指令集:復雜指令集,各指令按順序串行執行,控制簡單,設備利用率不好,執行速度慢。7、RISC指令集:精簡指令集,包括最常用的簡單指令,指令簡單,執行速度快。三、CPU的適用類型CPU的適用類型分為嵌入式、微控制式和通用式。(1)嵌入式CPU主要用于運行面向特定領域的專用程序,應用于移動電話、DVD、機頂盒等。(2)微控制式CPU主要用于汽車空調、自動機械等自控設備領域。(3)通用式CPU主要用于高性能個人計算機系統、服務器和筆記本。四、CPU的封裝技術封裝技術是一種將集成電路用絕緣的塑料或陶瓷材料打包的技術。CPU封裝時要考慮的因素:(1)為提高封裝效率,芯片面積與封裝面積之比盡量接近1:1;(2)引腳要盡量短以減少延遲,同時引腳間的距離應盡量遠,以保證互不干擾,提高性能;(3)基于散熱的要求,封裝越薄越好。五、超線程技術超線程技術簡稱HT,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兩個邏輯內核模擬成兩個物理芯片,讓單個處理器使用線程級并進行運算,進而兼容多線程操作系統和軟件,減少CPU的閑置時間,提高CPU的運行效率。六、常見的CPU1、Intel CPU檔次從高到低:雙核Core 2 Duo/Extreme、雙核Pentium EE、Pentium D、Celeron D2、AMD CPU檔次從高到低:皓龍Opteron、速龍Athlon 64 FX、雙核Athlon 64 X2、單核Athlon 64、閃龍Sempron*(%)^*&!*第三講 認識內存和硬盤一、內存條的作用和分類1、內存條的作用內存條是連接CPU與其它設備的通道,起到緩沖和數據交換的作用。內存是用于存放數據與指令的半導體存儲單元,包括RAM、ROM、和Cache。(1)ROM:只讀存儲器,信息只能讀出,不能寫入。(2)RAM:隨機存儲器,信息可以隨機讀寫,通常我們指的內存是隨機存儲器RAM。(3)Cache:高速緩存2、內存條的分類(1)內存條按照接口類型分類①SIMM:單列直插內存條,分為30線和72線兩種,且必須成對使用。②DIMM:雙列直插內存條,可單獨使用,不同容量也可混用。(2)內存條按照工作方式分類FPM DRAM,快速葉面膜是內存,72pin,32位,已淘汰EDO DRAM,擴展數據輸出內存,72/168pin,32位,成對使用,已淘汰S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168pin,64位DDR SDRAM,雙數據傳輸模式,184pin,64位,雙倍于SDRAMDDRII SDRAM,,240pin,64位,四倍于SDRAMDDRIII SDRAM,,,,最高可達1600MHz二、內存條的主要性能指標1、存儲容量內存容量等于插在主板內存插槽上的所有內存條容量的總和,內存容量的上限一般由主板芯片組和內存插槽決定。2、存取速度存取速度即兩次獨立的存取操作之間所需的最短時間,又稱為存儲周期,單位是ns。3、工作頻率內存工作頻率以MHz為單位,決定著該內存最高能在什么樣的頻率上正常工作。4、接口類型5、CL設置CL是指CPU在接到讀取某列內存地址上的數據指令后,到實際開始讀出數據所需的等待時間。三、內存發展歷程內存條-SIMM內存-EDO DRAM內存-SDRAM內存-Rambus DRAM內存-DDR內存-DDR2內存-DDR3內存四、硬盤的結構1、硬盤的外部結構硬盤的外部結構由電源接口、數據接口、控制電路板等組成??刂齐娐钒逵芍鬏S調速電路、磁頭驅動和伺服定位電路、讀/寫控制電路、控制與接口電路及S.M.A.R.T等構成。2、硬盤的物理結構硬盤由一個或幾個表面鍍有磁性物質的金屬或玻璃等物質盤片和相應的控制電路組成,盤片兩面安裝有磁頭。硬盤工作時,盤片高速旋轉,磁頭在電路控制下徑向移動到指定位置,對數據進行讀寫。3、硬盤的邏輯結構硬盤由許多盤片組成,每個盤面的每個面都有一個讀寫磁頭,每個盤片劃分成若干個同心圓磁道,每個盤片上的每個磁道又劃分為若干扇區,每個扇區的容量一般為512B。五、硬盤的數據接口硬盤的數據線接口分為IDE接口、SATA接口和SCSI接口。1、IDE接口:通過40pin或80pin數據線與主板連接。2、SATA接口:采用7芯的數據線,以及點對點傳輸協議。3、SCSI接口:通過68pin或80pin數據線與主板連接。六、硬盤的主從盤跳線硬盤跳線方式通常有三種:主盤、從盤和電纜選擇。JumpersMaster or single drive 主Slave 從Enable cable select 數據線選擇Single表示但硬盤式的設置方式;Dual(salve)表示雙硬盤時從盤的設置方式;Dual(master)表示雙硬盤時主盤的設置方式;Cable Select表示電纜選擇方式。一般來說,硬盤默認的跳線設置為主盤。當硬盤的跳線設置為電纜選擇方式時,遠離主板的電纜接口的硬盤為主盤,靠近主板的電纜接口的硬盤為從盤。注意:(1)硬盤跳線設置只適合于IDE接口的硬盤,用一根扁平線連接兩塊硬盤或光驅時必須設置主、從盤;(2)SATA接口的硬盤無跳線設置,因為一個SATA接口只能連接一塊硬盤。七、硬盤引導原理一般將硬盤分為主引導扇區、操作系統引導扇區、文件分配表、目錄區和數據區共5部分。(1)主引導扇區位于0面0道1扇區,包括硬盤主引導記錄MBR和分區表DPT。主引導記錄的作用是檢查分區表是否正確,以及確定那個分區為引導分區,結束時將引導分區啟動程序調入內存。(2)操作系統引導扇區OBR通常位于0面1道1扇區,是操作系統可以直接訪問的第一個扇區,包括一個引導程序和本分區參數記錄表BPB。引導程序的主要任務是判斷本分區根目錄前兩個文件是否為操作系統的引導文件,BPB參數塊記錄著本分區的起始扇區,結束扇區,文件存儲格式,硬盤介質描述符、根目錄大小、FATA個數、分配單元的大小等重要參數。(3)文件分配表FATFAT是系統的文件尋址系統,其大小由本分區的大小及文件分配單元的大小決定。(4)目錄區DIRDIR記錄著每個文件(目錄)的起始單元,文件的屬性等。(5)數據區DATA八、硬盤的分類及容量計算硬盤分類按尺寸:1.5英寸、1.8英寸、3.5英寸、5.25英寸按接口類型:IDE硬盤、SCSI硬盤、SATA硬盤按接入方式:固定硬盤、可移動硬盤硬盤容量計算磁頭數×柱面數×扇區數×512B單碟容量×碟片數九、硬盤的主要性能參數1、容量2、轉速。分為5400rpm、7200rpm、10000rpm。7200rpm為主流產品。3、接口類型4、緩存。硬盤與外部總線交換數據的場所,緩存容量越大越好。5、平均尋道時間。指的是硬盤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磁道所用的時間,單位是ms。6、數據傳輸率。又稱為吞吐率,表示在磁頭定位后,硬盤讀盤或寫數據的速度。十、硬盤的磁盤保護技術1、S.M.A.R.T技術S.M.A.R.T技術,即“自我檢測、分析和報告技術”,監測對象包括磁頭、磁盤、馬達和電路等。2、DFT技術DFT技術是IBM公司為其PC硬盤開發的數據保護技術。3、3D防護系統3D防護系統是希捷公司獨有的硬盤保護技術,包括硬盤防護、數據防護和診斷防護。*(%)^*&!*第四講 認識顯卡和顯示器一、顯卡的結構和工作原理1、顯卡的結構顯卡由圖形處理器(也稱為顯卡芯片)、顯存、BIOS、數字模擬轉換器(RAMDAC)、顯卡的接口及卡上的電容、電阻、散熱風扇或散熱片等組成。提示:(1)圖形處理器GPU是顯卡的核心部件,一般帶有散熱器或散熱風扇。(2)GPU的生產廠商主要有nVidia和ATI。2、顯卡的工作原理(1)將CPU送來的數據送到圖形處理器(GPU)進行處理。(2)將圖形處理器處理完的數據送到顯存。(3)由顯存讀取數據到RAMDAC進行數據轉換工作。(4)將轉換完的模擬信號送到顯示屏。二、顯卡的性能指標1、顯存(1)顯存容量顯存容量的大小決定了顯示芯片處理的數據量,顯存擔負著系統與顯卡之間數據交換以及顯示芯片運算3D圖形時的數據緩存,理論上講,顯存容量越大,顯卡性能就越好。(2)顯存速度顯存速度決定于顯存的時鐘周期和運行頻率,它們影響顯存每次處理數據需要的時間,顯存芯片速度越快,單位時間交換的數據量也就越大,在同等條件下,顯卡性能也會得到明顯提升。(3)顯存位寬顯存位寬可以理解為數據進出通道的大小,在運行頻率和顯存容量相同的情況下,顯存位寬越大,數據的吞吐量就越大,性能也就越好。2、顯卡頻率(1)顯卡的核心頻率:指顯示核心的工作頻率,其工作頻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顯示核心的性能。(2)顯存頻率:指默認情況下,該顯存在顯卡上工作時的頻率,以MHz為單位,顯存頻率一定程度上反映該顯存的速度。3、散熱方式顯卡的散熱方式分為被動式散熱(散熱片散熱)和主動式散熱(散熱片及散熱風扇散熱)。4、顯卡接口(1)VGA接口:又稱SUB接口,是傳統的顯示器接口,用來傳輸模擬信號。(2)S-Video接口:用來連接電視機,使電腦畫面在電視機上輸出。(3)DVI接口:用來連接高端液晶顯示器,用來傳輸數字信號。5、物理特性渲染管線也稱為渲染流水線,是顯示芯片內部處理圖形信號相互獨立的并行處理單元,渲染管線是為了提高顯卡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而設置的。(1)API是顯卡與應用程序接口。(2)頂點著色單元是GPU中處理影響頂點的著色器。(3)像素著色單元是GPU芯片中專門處理像素著色程序的組件,這些處理單元僅執行像素運算,由于像素代表色值,因此像素著色單元是用來處理繪圖影像的各種視覺特效。三、DDR3顯存的特點1、功耗和發熱量較小;2、工作頻率更高;3、降低顯卡整體成本;4、通用性好。四、顯示器的分類及工作原理1、顯示器的分類按顯示管:CRT顯示器、LCD顯示器按顯示色彩:單色顯示器、彩色顯示器按屏幕大小:14英寸、15英寸、17英寸......按屏幕(顯像管):球面、柱面、平面直角、純平2、顯示器的工作原理(1)CRT顯示器的工作原理CRT顯示器是一種使用陰極射線管的顯示器,使用電子槍發射高速電子,以一定的偏轉角度擊打屏幕上的磷光物質使其發光,通過電壓調節電子束的功率,形成明暗不同的光點,從而顯示出各種圖案和文字。(2)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顯示器工作時,背光源(燈管)射出光線經過一個偏光板,然后再經過液晶,到達前方的彩色濾光片與另一塊偏光板。根據其間電壓的變化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就可以實現不同的光線強度與色彩,從而在液晶顯示屏上形成豐富多彩的圖像效果。五、液晶顯示器的主要性能參數液晶顯示器的主要性能參數包括點距和可視面積、最佳分辨率和刷新率、亮度、對比度、響應時間、可視角度、最大顯示色彩數、點缺陷。1、點距和可視面積點距是指同一像素中兩個顏色相近的磷光體之間的距離。2、最佳分辨率和刷新率15英寸液晶顯示器最佳分辨率為1024×768,17英寸液晶顯示器最佳分辨率為1280×1024。3、亮度亮度指背部發光管所產生的最大亮度,單位為平方米燭光(cd/m2)或nits。4、對比度對比度指最亮區域和最暗區域之間的比值,對比度直接體現該液晶顯示器能否顯示豐富的色階參數。5、響應時間響應時間是指液晶顯示器對于輸入信號的反應時間。響應時間過長將會導致“拖尾”現象的發生。6、可視角度可視角度是指能觀看到可接收失真值的視線與屏幕法線的角度,可視角度越大越好。7、最大顯示色彩數8、點缺陷液晶顯示器的點缺陷分為:亮點、暗點和壞點。(1)亮點:指在黑屏的情況下呈現R、G、B的點。(2)暗點:指在白屏的狀態下出現非單純R、G、B的色點。(3)壞點:指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只顯示為一種顏色的點。六、液晶顯示器的接口類型1、D-Sub接口:也成VGA接口,接收模擬信號,為15針接口,至少包含”R/G/B/H/V“5個分量。2、DVI接口:接收數字信號,支持即插即用和熱插拔。七、LCD顯示器和CRT顯示器的比較1、LCD顯示器機身小巧,便攜,厚度體積不到CRT的1/3.;2、LCD顯示器具有完全的純平面;3、LCD顯示器節約能源、環保;4、LCD顯示器無輻射、無閃爍、有利于健康;5、LCD顯示器顏色數有限,色彩不如CRT顯示器豐富;6、LCD顯示器響應時間長,容易產生”拖尾“現象。*(%)^*&!*第五講 認識計算機的其它設備(1)一、機箱和電源1、機箱和電源的功能機箱作為電腦主要配件的載體,其主要功能就是固定與保護配件,而電源的功能就是把市電(220V 交流電壓)進行隔離和變換為計算機需要的穩定低壓直流電,它們都是標準化、通用化的電腦外設。2、電源的工作原理微機電源的工作原理是將22V市電輸入,經濾波及整流之后變成309V直流電壓,該直流電壓被送到脈寬調制器(PWM)功率轉換線路,在PWM控制線路控制下,變成幅值在300V的矩形波,再經高頻變壓器降壓及整流濾波即可輸出+12V、+5V的直流穩定電壓。3、開關電源的主要指標(1)效率;(2)輸出電壓保持時間;(3)隔離電壓;(4)電網穩定性;(5)負載穩定度;(6)噪聲與紋波;(7)過載或過流保護(8)過壓保護;(9)電磁干擾。二、CPU散熱器CPU散熱器:1、液體散熱:散熱效果突出,但安全性較低,安裝復雜。2、風冷散熱:使用安全,安裝便捷,由散熱片和散熱風扇兩部分組成。三、聲卡1、聲卡的分類聲卡的分類:(1)獨立聲卡(2)集成聲卡集成聲卡(軟聲卡、硬聲卡)軟聲卡:在南橋芯片中加入聲卡功能,通過軟件模擬聲卡。硬聲卡:將普通聲卡上的“Digital Control”芯片集成到主板上。2、AC'97標準AC'97是一個音頻電路系統標準,采用“雙芯片”結構,將聲卡的數字與模擬兩部分分開,每個部分單獨使用一個芯片。模擬部分為“Audio Codec”芯片,數字部分為“Digital Control”芯片。四、網卡MAC地址:每個網卡都有一個唯一的網絡節點地址,稱為MAC地址。按傳輸速度,網卡分為10M網卡、10/100M自適應網卡、千兆(1000M)網卡。五、音箱1、音箱的分類(1)倒相式:在前面或后面板上裝有圓形的倒相孔。優點:靈敏度高、能承受的功率且動態范圍廣。(2)密閉式:在封閉的箱體上裝上揚聲器。2、音箱的主要性能指標(1)功率:分為額定功率和瞬間功率。(2)頻率范圍與頻率響應。(3)失真度:包括諧波失真、互調失真和瞬態失真。(4)靈敏度。(5)阻抗:指揚聲器輸入信號的電壓與直流電的比值。(6)信噪比:指音箱回放的正常聲音信號與噪聲信號的比值。信噪比越大,聲音越純正。六、鍵盤鍵盤分為功能鍵區、打字鍵區、編輯鍵區、數字鍵區和指示燈區五部分。鍵盤的分類:按工作原理:機械式開關,電容式開關。按連接方式:有線鍵盤,無線鍵盤。有線鍵盤:通過PS/2、USB接口連接到計算機。無線鍵盤:通過紅外、射頻或藍牙與計算機相連。*(%)^*&!*第六講 認識計算機的其它設備(2)一、光盤與光盤驅動器1、光盤(1)光盤的特點存儲容量大、價格便宜、保存時間長,適宜保存大量的數據,如聲音、圖像、動畫、視頻信息和電影等多媒體信息。(2)光盤的分類:CD-ROM、DVD-ROM:只讀光盤CD-R、DVD-R:只能寫一次,以后不能再改寫CD-RW、DVD-RW:可重復擦、寫2、光盤驅動器(1)光驅的結構光驅前面板一般包括防塵門和CD-ROM托盤、耳機插孔、音量控制按鈕、播放鍵、彈出鍵、讀盤指示燈、手動退盤孔。耳機插孔、讀盤指示燈、手動退盤孔、播放鍵、彈出鍵、防塵門和托盤光驅的背面板包括電源線插座、主從跳線、數據線插座、音頻線插座等。(2)光驅的工作原理光驅在讀取信息時,激光頭會向光盤發出激光束,當激光束照射到光盤的凹面或非凹面時,反射光束的強弱會發生變化,光驅就根據反射光束的強弱,把光盤上的信息還原成為數字信息,即“0”或“1”,再通過相應的控制系統,把數據傳給電腦。(3)光驅的性能指標①數據傳輸率:即倍速,單倍速CD-ROM的數據傳輸率為150KB/s,單倍速DVD-ROM的數據傳輸率為1385KB/s。②平均尋道時間。③CPU占用時間:指光驅在維持一定的轉速和數據傳輸率時所占用CPU的時間。④數據緩沖區。二、打印機1、打印機的分類按打印原理,打印機分為針式打印機、噴墨打印機和激光打印機。(1)針式打印機工作原理:打印頭有24針組成,通過打印針對色帶的機械撞擊,在打印介質上產生小點,最終由小點組成所需打印的對象。特點:24針,打印質量較差、噪聲大、打印速度慢,但耗材便宜,能打穿孔打印紙、多層復寫打印紙和蠟紙。耗材:色帶(2)噴墨打印機工作原理:打印頭由幾百個細微的噴頭構成,當打印頭移動時,噴頭按特定的方式噴出墨水,噴到打印紙上,形成打印圖樣。特點:價格低、噪聲小、產品豐富、但打印成本太高,質量高于針式打印機,但低于激光打印機。耗材:裝有墨水的墨盒。(3)激光打印機工作原理:激光打印機使用激光掃描光敏旋轉磁鼓,磁鼓通過碳粉,將碳粉吸附到感光區域,再由磁鼓將碳粉附著打印紙上,最后通過加熱裝置,使碳粉熔化在打印紙上。特點:打印速度快、品質佳、分辨率高、不褪色,但價格較高。耗材:注有碳粉的硒鼓。2、激光打印機性能指標(1)打印速度打印機的打印速度是用每分鐘打印多少頁紙來衡量的。(2)首頁輸出時間指打印機接收到打印命令后至輸出首頁所花費的時間。(3)耗材目前多數廠商采用鼓粉分離的耗材設計。三、掃描儀1、掃描儀的作用將影像轉換成計算機可以顯示、編輯、存儲和輸出的數字格式。2、掃描儀的工作原理(1)CCD技術:以鏡頭呈現到感光元件上(2)CIS接觸式掃描,圖像用LED燈管掃過后直接通過CID感光元件記錄下來,無需鏡片折射。3、掃描儀的性能指標(1)掃描精度;(2)色彩位數;(3)灰度級;(4)掃描幅面。4、掃描軟件圖像類:掃描物件用作圖像處理,Photoshop、掃描大師、Windows自帶的映像程序。OCR類:掃描物件用作文字處理,即將圖像文件轉為文本文件、如清華紫光OCR。矢量化軟件:用于專業掃描圖紙。四、U盤U盤是采用Flash Memory(也稱閃存)存儲技術的USB設備。U盤內部是一種半導體存儲芯片,寫上去的數據可以長期保存,斷電后不會丟失。特點:容量大、速度快、體積小巧、便于攜帶。五、攝像頭1、攝像頭的功能攝像頭是一種視頻輸入設備,廣泛應用于視頻聊天、視頻會議、遠程醫療及實時監控。目前攝像頭以USB接口的數字攝像頭為主。2、攝像頭的主要結構及組成;(1)鏡頭;(2)圖像傳感器;(3)數字信號處理芯片;(4)電源。*(%)^*&!*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第二章 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ndroid的多语言实现
- 下一篇: Windows 7 设置deven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