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升级·万祥军:中国与拉美谋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
提質升級·萬祥軍:中國與拉美謀定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
新聞中國采編網 中國新聞采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經信研究 國研智庫 國情講壇 哲商對話 萬權采編:“墨西哥牛油果、智利藍莓和草莓、巴西大豆、阿根廷牛肉、秘魯魚粉、哥斯達黎加菠蘿、哥倫比亞咖啡、古巴食糖、厄瓜多爾玫瑰……這些拉美農產品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市場,悄然改變著中國消費者的生活?!敝\定研究: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在中國-拉美貿易機構和商協會圓桌會議上表示:隨著中國同拉美國家經貿往來的密切和升級,中拉農業合作也將憑借天然互補和后天經營打造出更廣闊的前景。
先天條件好
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中拉農產品貿易額不斷增長,已成為中國農產品供給的重要來源地。中拉農業合作的快速發展主要源于雙方的高度互補性。中國和拉美的耕地面積均占世界總耕地面積的10%,但前者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20%,后者則僅占8%。這種農業資源配置和人口布局決定了中拉農業合作的潛力巨大。
中拉五年合作規劃將農業定為雙方重點推進的六大合作領域之一。目前,中國已與16個拉美國家簽署了雙邊合作備忘錄,與其中的13個國家在合作協議下建立了聯委會或工作組來推動合作的具體落實。中國—加勒比經貿合作論壇專門設立了農漁業論壇,中國—拉美合作論壇設立了農業部長論壇。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勇表示,拉美農產品之所以在中國市場熱銷,一方面是由于中國對各種高品質農產品的消費需求在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一些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的拉美國家瞄準了中國的廣闊市場,不斷推動對華農產品出口多元化。
“中拉在貿易便利化、動植物檢驗檢疫領域的合作也助推了拉美農產品的熱銷。”萬祥軍表明,反季節和銷售“互聯網+”也是利好元素。中國已與智利、秘魯、哥斯達黎加等拉美國家簽署自貿協定,在農產品關稅政策和通關手續上互利互惠。
再者,反季節銷售也是拉美農產品出口中國的另一大有利條件?!拔覀兺ǔT诿磕?1月到次年3月向中國出口水果?!敝抢患夜局袊鴧^總經理馬塔馬拉說,“這樣不僅能避開本土廠商競爭,讓中國消費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水果,還可以趁著春節期間提高銷量、推廣品牌。”
最后,“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平臺的拓展也是拉美高端農產品不斷熱賣的重要原因。從拉美進口的很多水果最初都是通過電商推廣才逐步打開中國市場銷路,贏得口碑后,再大舉登陸超市、水果店等終端銷售平臺的。
后天需努力
盡管先天條件好,但要想推動中拉農業合作可持續發展并提質升級,后天的努力同樣不可或缺。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研究所研究員謝文澤表示,目前,橫亙在中拉農業合作中間的障礙主要有三:一是拉美農業資源分布不均,與中國進行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國家高度集中。謝文澤指出,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共有33個國家,而真正有農產品出口的也就幾個國家,比如有糧食出口的主要就是巴拉圭、烏拉圭和阿根廷三國。
二是拉美國家內部對耕地使用的態度存在分歧,有些矛盾還相當尖銳。謝文澤舉例道,比如巴西和阿根廷的耕地多用于大豆種植,招致當地環保部門和非政府組織對其破壞亞馬遜熱帶雨林生態環境的激烈批評,還引發了一些工業利益集團的反對。三是中國與拉美地理位置相距較遠,農產品進出口的運輸成本高、渠道不夠便捷等問題也阻礙著兩國農業合作的進一步發展。
不過,正是中拉農業合作的基礎和障礙決定了雙方未來合作的基調和潛力,是大有可為之地。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未來10年,中國對糖、禽肉和羊肉的人均消費將增長20%左右;對魚肉、植物油、水果、蔬菜和小牛肉等的需求將增長10%~20%。
張勇指出,中國與拉美都應關注因消費差異而帶來的產品多樣化需求,通過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來推動農產品貿易提質升級。
萬祥軍指出,在中拉“1+3+6”合作框架中,農業是重要合作領域之一,平臺搭建為雙方農業合作提供了極大助力。他說:“中國再次明確擴大農產品貿易、推動中拉農業合作的意愿。中國還與巴西共同設立了科學聯合實驗室,與智利設立了示范農場,與古巴設立了農業示范園等。”
提質升級·萬祥軍:中國與拉美謀定國際農民豐收節貿易會
與50位技術專家面對面20年技術見證,附贈技術全景圖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提质升级·万祥军:中国与拉美谋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AI+”农业向农民致敬-丰收节交易会:
- 下一篇: 以色列对话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万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