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高精度减法板子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高精度減法
顧名思義:兩個很大的數相加。
做法:
輸入:保證兩個大于等于0的數
其次,自己需要特判一下,cmp保證sub(大數,小數)。
具體實現:
減法的公式A[i]-B[i]-t,t表示低位的借位,具體使用時:在t中存儲,同時需要注意減數B的位數足夠,防止i越界。
做完每一步,放入C中時C.push_back((t+10)%10);這句話的意思,如果t<0,即不夠減,這時候該位需要+10;如果t>=0,該位就是t的值。這兩種情況合在一起寫,就是(t+10)%10;
再次,這里使用vector的特性,back()是返回最后一個數,這是因為vector A,B,C都是倒序存儲的數據,即:高位在后面。
當然,勿忘去掉前導零while(C>size()>1&&C.back()==0) C.pop_back(); 首先如果一個0,不能去掉,我們要輸出;如果不止一個0,比如003,需要去掉前面兩個0。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string>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100010;//判斷A是否大于等于B
bool cmp(vector<int> &A,vector<int>&B){//先看位數if(A.size()!=B.size()) return A.size()>B.size();//位數相等的情況for(int i=A.size()-1;i>=0;i--){if(A[i]!=B[i]) return A[i]>B[i];}return true;//相等的情況
}//C=A-B
vector<int> sub(vector<int> &A,vector<int> &B){vector<int >C;//C是倒序低位在前,C.back()返回最后一個數,也就是最高位for(int i=0,t=0;i<A.size();i++){//t表示低位的借位t=A[i]-t;if(i<B.size()) t-=B[i];C.push_back((t+10)%10);//t<0,需要加10;t>=0,直接就是tif(t<0) t=1;else t=0;}//去掉前導零while(C.size()>1&&C.back()==0){//最高位在最后C.pop_back();}return C;}int main(){string a,b;cin>>a>>b;vector<int> A,B;for(int i=a.size()-1;i>=0;i--) A.push_back(a[i]-'0');for(int i=b.size()-1;i>=0;i--) B.push_back(b[i]-'0');if(cmp(A,B)){vector<int> C=sub(A,B);for(int i=C.size()-1;i>=0;i--) cout<<C[i];}else{vector<int> C=sub(B,A);cout<<"-";for(int i=C.size()-1;i>=0;i--) cout<<C[i];} cout<<endl;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高精度减法板子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如果覺得生活随笔網站內容還不錯,歡迎將生活随笔推薦給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