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项目管理总结:第六章 项目时间管理
第六章 項目時間管理
項目時間管理
–定義:確保項目按時完成所需的過程
–七個主要過程:
A. 計劃進度管理
B. 定義活動
C. 排序活動
D. 估算活動資源
E. 估算活動工期
F. 制訂進度計劃
G. 控制進度
計劃進度管理
–項目進度模型的開發
–在開發項目進度模型中使用到達地方法和工具
–精度水平和計量單位
–控制閾值
–性能測量的規則
–報告格式
–過程描述
活動(Activity )
–定義:工作的組成要素,通常出現在WBS中,有預計的工期、成本和資源要求,也被稱為任務(task)
–活動清單(Activity list):是包含在項目進度中的活動列表
–活動屬性(Activity attributes):提供了與進度相關的更多信息
–里程碑(milestone):項目中一個通常沒有工期的重要事件,它本身更像一個標志來幫助識別相關的活動
排序活動(Sequencing Activities)
–依賴(dependency)或關系(relationship)與項目活動或任務的排序相關。分為強制(Mandatory)依賴、自由(Discretionary)依賴、外部(External)依賴
–網絡圖(network diagram):
是項目活動之間的邏輯關系或者順序的示意性表示。它有幾種主要的格式:
A. 雙代號網絡圖(Activity-On-Arrow)或箭線圖法(Arrow Diagramming Method)
B. 前導圖法(Precedence Diagramming Method)
估算活動資源
–資源分解結構(resource breakdown structure)是一種層次結構,可以按照種類和類型確定項目的資源
估算活動工期
–工期(duration):包括活動上花費的實際時間和占用時間
–人工量(effort):完成任務所需要的工作天數或者工作小時
–三點估算(Three-Point Estimates):包括樂觀、最可能和悲觀的估算
制訂進度
–甘特圖(Gantt Charts):提供了一套顯示項目進度信息的標準格式,通過以日歷的模式列出項目活動及其相應的起止日期
–關鍵路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是一種網絡圖技術,用于預測整個項目的工期。項目的關鍵路徑決定了項目最早完成時間的活動序列,是網絡圖的最長路徑。
–一些概念:
A. 計算關鍵路徑:找出工期最長的路徑
B. 自由時差(free slack)或自由浮動時間(free float):緊后工作最早開始時間-本工作的最早結束時間
C. 總時差(total slack)或浮動時間(total float):min(最遲結束時間-最早結束時間,最遲開始時間-最早開始時間)
D. 使用關鍵路徑來縮短項目的進度:趕工(crashing)、快速跟進(fast tracking)
–關鍵鏈調度(Critical Chain Scheduling):一種進度計劃方法,在創建項目進度時考慮有限的資源,并且將緩沖包括進來以保護項目。使用約束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s);將多任務(multitasking)最小化
–計劃評審技術(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
進度控制的建議(Schedule Control Suggestion)
–按計劃執行現實性檢查
–允許突發事件
–不要計劃讓所有人都始終以100%的量工作
–與干系人舉行進度會議,并在溝通進度問題時保持清楚誠實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T项目管理总结:第六章 项目时间管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IT项目管理总结:第五章 项目范围管理
- 下一篇: IT项目管理总结:第八章 项目质量管理